10月11日下午,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八场,邀请重庆市司法局介绍重庆“十四五”时期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成效,并现场回答记者及网友提问。
发布会上,重庆市司法局局长种及灵介绍,五年来,重庆司法系统提供各类法律服务超700万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7万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5万余件。同时,推动出台城市管理等15个领域的柔性执法清单,累计实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案件2.3万件。
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
全国率先出台相应规章
种及灵介绍,重庆司法系统协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任务落实,让法治体系更健全。其中,推进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以及重庆实施方案的落实,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通过法治督察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法治政府全国示范创建数量位居西部第一,“百城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十,法治正日益成为现代化新重庆的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全面提升政府立法质效方面,5年来提请审议的法规规章78件。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智能网联汽车、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等规章,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法规,修改、废止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章、规范性文件721件,着力打造企业有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围绕“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领域,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医保基金监管等法规规章49件,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同时,围绕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出台了数字化城运中心建设、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法规规章,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精准、更高效。开展区域协同立法,推动出台川渝高竹新区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等法规,助力推进公共服务、行政执法的跨省域一体化。
推动出台城市管理等15个领域的柔性执法清单
累计实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案件2.3万件
在聚焦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方面,重庆市司法系统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牵引,系统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推进严格执法,让执法既不缺位、又不越位。系统规范“谁来管、管什么”,全量梳理全市执法事项,明确市、县、乡三级执法权限,重构“7+1”综合执法队伍体系,精简整合执法队伍50%以上,让该管的管到位。
推进规范执法,让执法既标准统一、又精准高效。开发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数字应用,用“裁量基准”规范高频的执法事项,破除同案不同罚、执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一次到位。
推动“信用+执法”深度融合,结合企业信用等级、生产经营风险高低,实施差异化监管,初步实现“信用越好、检查越少”。
推动出台城市管理等15个领域的柔性执法清单,累计实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案件2.3万件。积极推动“扫码入企”,在全国首创“企业码”“执法码”“两码互核”模式,让企业有权对违规检查说“不”,行政执法群众满意度达到92%。
五年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7万件
为农民工、残疾人等挽回经济损失22.8亿元
在持续优化法律服务,法惠民生更暖心方面。重庆市司法局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服务的群众认可度、满意率持续提升。
实施现代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推动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融合发展,五年来提供各类法律服务超700万件。
开展了“法援惠民生”专项行动,取消了困难群体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范围限制,五年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7万件,为农民工、残疾人等挽回经济损失22.8亿元。
另外,全市律师、仲裁、公证、司法鉴定行业服务能级持续提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0%以上,年均办理业务超100万件,2024年律师行业主要业务指标位居全国第七,重庆仲裁委连续十年荣膺“全国十佳仲裁机构”。据统计,目前,重庆律师事务所达1106家,律师总数超2万人;律师人均、律所所均服务产值均居西部首位。
五年来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5万余件
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3400余件
在聚焦平安重庆建设“三个根本性转变”,健全司法行政风险防控体系,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方面。重庆司法系统努力守护高墙内外安宁,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健全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综合改造体系,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迭代优化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实践,积极推进多跨协同、全量闭环、数字赋能“大调解”体系改革,年均调解物业管理、邻里关系等各类纠纷超50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8.7%,真正把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司法部将重庆作为全国唯一改革试点省市。
同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五年来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5万余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3400余件,近九成案件实现案结事了,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依法行政、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另外,积极传播山城法治“好声音”,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目标,以精准普法为抓手,推动普法宣传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年均开展普法宣传8万余场次,普法信息阅览量超5.4亿人次,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积极打造面向东南亚、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高地
在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方面,重庆司法系统聚焦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强化涉外法治保障,积极打造面向东南亚、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高地。
中西部首个国际商事仲裁中心试点落户重庆,成立“重庆国际商事仲裁院”,与新加坡等9个国家(地区)仲裁机构共建陆海新通道国际商事仲裁合作机制,2024年重庆仲裁委涉外仲裁主要指标位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六,仲裁裁决在美国、英国等20余个国家执行。
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法务区、中国—东盟法律服务中心,构建国际商事“诉讼、仲裁、调解”一站式解纷机制,五年来为350余家境内外企业解决国际商事纠纷540件、标的金额超400亿元,用高质量法律服务护航高水平开放。
种及灵表示,展望“十五五”,重庆司法系统将紧扣“新时代市域法治建设新范例”目标要求,立足司法行政职责,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让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法治底色更厚重。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文 甘侠义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