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国民党主席选举进入第二轮,候选人张亚中不仅开启“喷子模式”,更提出了两岸统一方案,直接将国民党架在火上烤。就在本月27号,台湾地区国民党举行了第二轮党内领导人选举电视辩论会,和第一轮不同的是,本次辩论又多了郝龙斌、蔡志弘参与其中。而辩论当天又恰逢花莲水灾期间,于是在场的五位候选人中,有四位着重炮轰民进党草菅人命,只有张亚中自己开启了“喷子模式”,并且将炮口对准国民党内部,在辩论期间直言“这不是骂民进党比赛”。
不仅如此,张亚中在29日接受《中时新闻网》专访时,还指出目前悬在台湾头上的“堰塞湖”还有很多,两岸问题就是最大的“堰塞湖”。在其他候选人都对两岸论述泛泛而谈时,张亚中却提出了清晰的主张,那就是先对内改革国民党,让党内不能聚集在权贵身边。其次是启动两岸政治对话,放弃“维持现状”的想法,他的最终目标是和平统一,尽快与大陆签署“和平备忘录”,并以此作为国民党在两岸问题上的核心论述。
张亚中认为,两岸统一的核心在于“心灵契合”,互相尊重彼此的制度,甚至考虑建立所谓的“第三制度”,像“夫妻”一样成立“共同体”。除此之外,张亚中还表示,一旦当选党内领导人,就要开启两岸政治对话,同大陆商讨“治权。纵观张亚中提出的这一系列涉及两岸未来的主张,不难发现这其实就是过去他力推的“心灵契合论”以及“两岸统合论”的加强版。张亚中称其他候选人在两岸问题上泛泛而谈,其实他自己也不敢触碰真正的敏感议题。首先,用“心灵契合”作为借口来拖延两岸完全统一,本身就是没有诚意的表现。
退一步说,“心灵契合”这个说法有很大缺陷,如何判定“契合”?如何量化“契合”?经过岛内选票制度过滤的“契合”能不能当成真正的民意?这些关键问题,张亚中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或者说,他根本就给不出答案。需要指出的是,两岸恢复交流数十年的时间,台湾民众是可以看到大陆的发展和变化的,更何况两岸都是同宗同源、同文同种,用“心灵契合”作为两岸走向完全统一的指标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其次,张亚中提到的“共同体”,本质上是欧盟模式的变种,这也是为何张亚中希望和大陆谈“治权”的同时,还要向大陆索要“国际空间”。表面上,张亚中的提议不仅比民进党要温和,甚至比国民党更加进步和务实。但只要深入探究就会发现,他的“统合论”,只是一种两岸各自妥协的“缝合”式统一,徒有其表,经不起时间和外部势力挑拨的考验。
然而真正悲哀的,并不是张亚中提出的这些想法,而是这些不切实际,看起来和痴人说梦无异的主张,在国民党内部都成为了“异端”。事实上,在第二轮电视辩论期间,除张亚中之外的四位候选人,在谈及两岸关系时都或多或少倾向于“维持现状”,罗智强和郝龙斌这样的“老蓝男”更是将“只要和平,不要统一”的如意算盘敲的叮当响,反而将张亚中衬托成了“进步人士”。
由此可见,在两岸实现完全统一的道路上,国民党已经丧失成为“助推器”的资格和能力。难以为两岸的未来打开新局面。他们最应该做的就是顺应历史潮流,致力于两岸完全统一,不能再走回老路,这不仅仅是因为两岸,乃至中美的实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化,更在于美国的亚太政策已经发生了改变,美国已下定决心要掏空台湾,从战略上将台湾打造成“第二个乌克兰”,当作是消耗大陆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