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市早苗当选为日本首相,她的施政方针可能会对日本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要深入分析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她的个人特质——她的“离经叛道”和“草根逆袭”是最能概括她特点的两大标签。
从“草根逆袭”的角度来看,高市早苗是日本历史上首位女性首相候选人。如今的日本政坛逐渐呈现“门阀化”趋势,主流政治人物大多来自政治世家或具有深厚的从政背景。然而,高市早苗与这些传统政治人物截然不同,她没有任何政治家族背景,也没有从政经验。更令人意外的是她的个人生活方式:在高中时,她曾骑摩托车穿梭于街头;大学时,她组建了乐队,积极参与摇滚活动;而在结婚时,她主动提议让丈夫随她的姓氏。
这一姓氏的选择在日本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根源在于日本的婚姻制度。根据日本的法律,夫妻结婚后必须统一姓氏,但并没有明确规定是“妻随夫姓”还是“夫随妻姓”。受男权社会传统的影响,在日本,95%以上的已婚女性选择随丈夫改姓。这种姓氏的改变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形式调整,它还直接影响到女性的职场发展。很多企业默认为“随丈夫改姓的女性更重视家庭”,因此在招聘、晋升等环节中,已婚女性往往面临歧视。这也成为日本男女平等进程缓慢的原因之一。
对于熟悉日本经济的人来说,大家普遍了解日本目前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一是高通胀压力,民生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从食品到能源,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不断增加;二是政府债务规模居世界前列,财政压力已经突破安全红线。这两个问题并非最近才出现,而是日本首相频繁更替的核心原因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很多首相的任期都很短,原因就在于他们未能有效解决这些棘手问题。
高市早苗的执政思路大致清晰——她提出的目标是“让日本再次强大”,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其实是安倍晋三政策的“激进升级版”。作为安倍晋三的核心团队成员,她对“安倍经济学”持认同态度。在安倍晋三执政时期,日本经济深陷通缩,为了刺激经济,安倍提出了“直升机撒钱”计划:一方面维持超低利率,甚至实施负利率政策,迫使民众将存款投入市场;另一方面扩大政府支出,通过货币增发来刺激投资和消费。这一政策在短期内确实推动了经济复苏,但长期来看却埋下了两个严重隐患:一是市场货币超发推动了通胀;二是政府增发货币加剧了债务问题。
如今,高市早苗提出的“高氏经济学”不仅没有避免这些隐患,反而在“激进”方面更进一步。她主张“超宽松货币政策”,计划继续维持零利率甚至负利率。负利率意味着民众在银行存款不仅无法获得利息,还需要支付管理费用。目前,日本的政府债务已经突破合理区间,债务占GDP的比例达到了260%,这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相比之下,美国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约为140%,已经多次面临“政府停摆”危机。而日本却在260%的债务基础上继续借款,实质上是在“饮鸩止渴”。
如果高市早苗继续推行这样的财政政策,日本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将大大增加,不仅经济复苏无望,还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更需要警惕的是,高市早苗的“激进”政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她在地缘政治和历史认知方面也同样表现出强硬立场。作为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表人物,她曾多次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实,拒绝正视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历史。在外交上,她积极支持美国的“印太战略”,并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立场。在军事上,她主张将日本的“自卫队”改名为“国防军”。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宪法明确规定其军事力量仅限于“自卫”,而将“自卫队”改名为“国防军”,本质上是突破和平宪法、推进扩军的步骤,这将破坏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综合来看,高市早苗的施政思路存在着致命的缺陷:从经济上来看,她提出的“高氏经济学”实际上是“安倍经济学”的延续,无法有效解决通胀和债务问题,反而可能加剧经济危机;在地缘政治上,她的右翼立场和扩军政策,可能会打破东亚地区的战略平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高市早苗上台,她很可能会成为又一个短命的首相。
东亚地区的互信基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高市早苗的激进政策破坏了这一基础,将会对整个地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历史经验表明,颠倒黑白、挑动对立的行为最终都会被历史淘汰,而以“透支未来”来赌国运的做法注定无法成功。
高市早苗可能因其“新鲜感”在短期内吸引一些关注,但日本经济的深层问题和地缘政治的现实约束,将使她的“强国梦”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