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郭迩
10月4日上午11时34分,北京交警就陈震劳斯莱斯车祸一事发布情况通报,称陈震负事故全部责任。11时47分,陈震转发了这条情况通报,但并未就此事致歉。律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公众人物出车祸不一定需要从法律上道歉,但从道德、社会责任和危机公关的角度来看,主动、诚恳的道歉通常是必要且明智的选择。
据北京交警发布情况通报:10月3日15时许,在海淀区朱各庄路与万寿路交叉口,陈某(男,43岁)驾驶小客车由北向南行驶时,与对向一辆小客车发生事故,造成两车损坏。双方驾驶人不涉毒、不涉酒。经初步调查,陈某负事故全部责任。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陈震微博截图
陈震于11时47分转发了北京交警的情况通报,但并未就车祸致歉。对此,网友纷纷发声喊话陈震,认为他作为公众人物应就此事致歉,有网友评论:“作为车评大V,公众人物不应该道歉吗?”还有网友表示,身为流量博主,不讲述事故的原因吗?对此,陈震回复称,以通告为准,以EDR(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数据为准。
网友微博截图
极目新闻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广东哲清律师事务所的马俊哲律师,他表示,公众人物出车祸不一定需要从法律上道歉,但从道德、社会责任和危机公关的角度来看,主动、诚恳的道歉通常是必要且明智的选择。从法律层面上看,陈震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赔偿、扣分、罚款等。并无法律规定公众人物出了交通事故必须向他人道歉,但法院在判决民事赔偿时,可能会将是否真诚道歉作为衡量其态度的一个因素。从道德和公关层面来看,建议道歉,而且应该深刻、诚恳。无论对方是轻伤还是重伤,其过错对他人造成了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道歉是最基本的道德义务。作为公众人物,其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关注度,也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公众人物的行为对社会风气,尤其是对年轻粉丝有示范效应。犯错后勇于承认并道歉,是树立负责任形象的关键。试图掩盖或推卸责任会引发更大的舆论反噬。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