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近期再次向王室提出特赦申请,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的法律讨论和关注。两位知名法律人士公开表示对这一请求的严重关切,并指出,这次申请不仅超出了泰国现行法律的规定,还可能将负责审批该请求的司法部长置于刑事责任的风险之中。
律师及前民主党副发言人赵·米克瓦德近日在Facebook上发表了相关评论。他提到,虽然他信曾通过王室的宽恕减少了原本8年的刑期,但这项减刑并不是由泰国法院做出的,而是基于王室的命令。因此,他信现在再次提出特赦申请,已经不符合特赦请求的基本法律要求。
赵·米克瓦德进一步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59条,只有经过最终审判并确定有罪的罪犯,才有资格申请特赦。由于他信的刑罚已经通过王室的恩典进行了修改,他目前的刑期与法院最初的判决无关,已经不再符合“终审判决”的条件。因此,按照法律要求,他信的特赦申请存在明显的不合规之处,甚至可能涉嫌违法。
除了对他信特赦申请的合法性表示质疑,赵·米克瓦德还特别提到司法部长在处理这类申请时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他引用《刑事诉讼法》第261条指出,司法部长必须对每一份特赦申请提供法律意见。如果司法部长在知道他信的申请不符合法律要求的情况下仍提交上级部门,那么他可能会被认为滥用职权,进而面临违反《刑法》第157条的指控,并承担刑事责任。
赵·米克瓦德在文章中强调,特赦制度的本意是给予那些真正悔过自新、愿意承担责任的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不是为那些拒绝尊重法院判决的惯犯提供“免罪金牌”。因此,特赦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不能成为逃避法律约束的工具。
与此同时,高级检察官波拉梅特·因塔拉查姆努姆也对他信的特赦申请表达了类似的疑虑。他指出,《刑事诉讼法》第264条明确规定,除非是死刑案件,否则如果申请人之前的特赦申请已被拒绝或已获得批准,那么在两年内不得再次提出新的申请。根据这一条款,他信的特赦申请也明显不符合时间限制的要求。
这些法律人士的意见表明,尽管他信的特赦请求背后可能有政治因素,但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仍然是一个严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