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丨否决政治成美政府“停摆”制度病灶
创始人
2025-10-01 20:47:17
0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题:否决政治成美政府“停摆”制度病灶

新华社记者

当地时间10月1日零时,美国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度陷入“停摆”。数十万联邦雇员将被迫无薪休假或停职,国家公园与博物馆或闭门谢客,部分公共服务或暂停、延迟……这并非偶然的政治意外,而是美国政治制度深层矛盾的集中爆发。

表面上看,此次“停摆”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医保福利等问题上的分歧,正是两党在关键社会支出项目上互不相让,最终导致临时拨款法案难产。然而将这场危机仅仅归咎于单一政策分歧,无疑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事实上,联邦政府的周期性“停摆”,深刻揭示了美国当下从权力分立走向权力对立,从程序正义异化为程序瘫痪的治理困境。当党争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当“否决政治”成为常态,当制度设计的制衡演变为制约,政府“停摆”便从例外变成了“新常态”。

无论是2013年因“奥巴马医改”引发的16天僵局,还是2018年底至2019年初因美墨边境墙资金问题导致的史上最长35天“停摆”,其核心逻辑都是一方试图利用政府关门的巨大社会经济代价,来胁迫另一方在彼此关切的议题上作出让步。立法与行政部门不再将彼此视为共谋国是的治理伙伴,而是视为必须压制和否决的政治对手。预算审批,这一本应是检验政府治理能力的常规程序,彻底沦为党派斗争最激烈的角斗场。

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否决政治”概念,精准诊断了这一困境。美国政治体系中过多的“否决点”,叠加日益严重的意识形态鸿沟,导致集体行动的成本急剧上升,最终造成政治瘫痪。其结果是,政治的首要目标不再是“我们该如何做得更好”,而是“如何确保对方一事无成”。在当前党争激化的政治环境下,妥协被视为背叛原则,强硬则被赞为对选民的忠诚。政府“停摆”,正是这种“为反对而反对”的“否决政治”最直观、最具破坏性的体现。

政府“停摆”的常态化,其代价是沉重且多维度的。临时拨款法案本是应急之策,如今却成了家常便饭,政府长期在“续命”状态下踉跄前行,根本无法进行任何有远见的长期规划和战略投资。此外,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成本。每一次“停摆”都直接冲击经济。2019年的那次“停摆”就给美国经济造成了约110亿美元损失。联邦雇员收入中断,冲击消费市场;关键经济数据延迟发布,干扰市场预期;公共服务暂停,直接损害民生福祉……这种“自残式”的政治斗争,最终由全体国民买单。

美国政府再度“停摆”,放在更广的维度审视,是其深层社会撕裂在政治上的投射。过去数十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激化的种族矛盾以及愈演愈烈的身份政治,共同撕裂了社会共识的基础,也为两党走向极端对抗提供了土壤。正如《纽约时报》所评论的:“‘停摆’传递出美国政府功能失调的不安信号,而这种信号可能成为新常态。”可以说,这句话精准地捕捉了美国当前的政治困境。(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郑州考区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 本报讯(记者 徐富盈 通讯员 李冬)昨日,郑州考区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举行。...
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涉... 本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及第十三届董事会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中方相关... 有记者问: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请问中方有什么考虑? 答...
本币互换对我国经济有何作用(政... 9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欧央行、瑞士央行、匈牙利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8月18日,与泰国银行续签双边...
上证报援引专家:四季度稳投资、... 四季度是全年经济工作冲刺的收官季,也是谋划下一年发展的关键期。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一揽子宏观政策持续...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动趋势及主要... 陈柳 刘志彪 20世纪以来,全球化产生的效率红利是产业链供应链变迁的主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间...
原创 哈... 10月11日,哈马斯高层在一声惊雷般的宣布中,选择了放弃对加沙的统治权。这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转折,放...
原创 阿... 最近,一场关于大豆的国际戏码正在南美和北美之间上演,引发了全球目光的聚焦。从南美洲的田野到华盛顿的会...
原创 球... 烽火戏诸侯,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最近,勒布朗詹姆斯玩火自焚,真的拦不住。或许,就像丹尼格林所说的那样...
因不正当竞争纠纷,中顺洁柔起诉...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不正当竞争纠纷”,原告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