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我们这个家可能就散了!”9月29日,来自河南省的尚女士带着年仅两岁的孩子专程来到肥西县紫蓬镇,将一面写有“用心调解促和谐,排忧解难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了镇妇联主席周培琼手中,赢得了当事人由衷地感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千里求助:困境中的急切呼声
“喂,是肥西县妇联吗?我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向你们求助……”不久前,肥西县妇联接到一通来自河南省的特殊求助电话。电话那头,河南尚女士声音中满是焦急与无助。
尚女士称其丈夫在紫蓬镇一家企业工作。此前,夫妻二人因生活琐事发生激烈争吵,之后丈夫情绪激动,中断了给年幼孩子的生活费。尚女士独自带着孩子在河南生活,没了这笔费用,生活瞬间陷入困境,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走投无路之下,她尝试向丈夫工作所在地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县妇联在了解基本情况后,高度重视,迅速将此事转交至紫蓬镇婚姻调解委员会具体跟进。
迅速响应:多部门联动暖心介入
镇婚调委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与远在河南的尚女士取得联系。电话里,周培琼耐心倾听她的委屈与困难,细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断安抚她焦躁的情绪。“您别着急,家庭矛盾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孩子的抚养问题肯定是第一位的。”主席暖心的话语,如同一颗“定心丸”,让尚女士渐渐平静下来。
为群众办实事(央广网发 肥西县供图)
稳定女方情绪后,镇婚姻调解委员会迅速启动联动调解机制。司法所工作人员凭借专业的法律知识,从法律层面强调父母对子女有不可推卸的法定抚养义务,任何夫妻矛盾都不能成为忽视孩子成长的理由;妇联工作人员则从情感角度出发,引导男方换位思考,理解妻子独自带娃的艰辛与不易。
同时,婚姻调解委员会主动联系男方所在企业负责人,详细说明情况。企业负责人对此事给予了大力支持,积极配合调解工作,共同做男方思想工作。
矛盾化解:重归于好后的感恩致谢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男方逐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冲动与不当。他主动与妻子沟通道歉,表示会立即支付孩子的生活费,并承诺今后会积极履行家庭责任。夫妻二人通过电话消除了隔阂,重归于好。
为当面表达感激之情,近日,尚女士不顾路途遥远,亲自赶赴紫蓬镇送上致谢锦旗。此次跨省纠纷的成功调解,是紫蓬镇婚姻调解委员会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延伸服务触角的一个生动缩影。它充分体现了基层调解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展现了新时代调解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求助者,只要找到我们,我们都会竭尽全力去帮助。”周培琼表示,未来,将继续立足职能,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为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贡献更多的力量。(刘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