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公立医院必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升质量和效率上,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技术发展、能力水平发展、服务质量发展,提高发展的‘含金量’。”近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陈兵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院长谈》栏目时,围绕医院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中提到,要实施医院管理提升行动,提升医院运营管理精细化水平。据陈兵介绍,围绕运营管理提质增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点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构建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结合临床实际完善诊疗流程,分析监测数据,针对共性问题制定整改方案;二是实施临床水平提升项目,每年资助十余个项目进行技术提升培训;三是推进降耗工作,引导医生结合集采政策合理使用药品和耗材,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在夯实运营管理基础的同时,医院同样聚焦患者核心需求,将改善就医体验列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发力方向。”陈兵进一步说道,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智慧医院建设和服务机制优化为双重抓手,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在智慧化建设方面,医院已实现电子病历无纸化,病历两天内归档率达99.6%,窗口复印病历立等可取。同时,对不良事件报告、危急值处置等安全风险指标实行全流程信息化闭环管理,加强手术室数据实时监控,使得择期手术首台准时开台率提升至98.3%。此外,医院还创新搭建患者预住院流程,有效缩短术前住院等候时间,并开通24小时专人值守的患者服务热线,及时解答患者诊前、诊中、诊后的各类问题。
“为保障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医院高度重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将其视为牵引医疗质量与管理水平提升的指挥棒。”陈兵说,医院从降本增效入手调整收入结构,规范诊疗行为,落实三级医院功能定位,患者次均诊疗费用下降,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增加。具体来说,一方面落实科主任领导下的主诊医师负责制,由主诊医师带领团队全程负责组内住院患者的诊治、手术、会诊、出院随访等全流程医疗服务,同时将工作量与诊疗质量纳入主诊组绩效分配体系,充分激发主诊医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举办青年医师技能大赛、优秀学员比赛等活动,持续投入资源支持临床研究与科研项目,以多元化举措带动全院医师诊疗能力整体提升。
谈及未来发展规划,陈兵表示,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将始终以患者为中心,锚定专科实力跃升与服务效能升级深耕细作。下一阶段,医院将聚焦特色专科建设,通过专病中心精准化打造与诊疗服务体系升级,筑牢专业发展根基;创新多学科深度融合路径,系统性破解复杂合并症诊疗难题,为特色专科突破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