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近日,若羌县公安局瓦石峡镇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务实行动为支撑,在田间地头、村巷院落间织密矛盾纠纷化解网,用贴心服务书写为民答卷。
创新机制,让调解更高效。瓦石峡镇派出所聚焦矛盾纠纷化解效能提升,探索形成“三措并举”工作法。在多元联动上,搭建公安、司法、村委会、综治中心“四方联动”平台,打破部门壁垒,针对土地纠纷、邻里摩擦等常见问题,实现信息共享、联合调处;在分类处置上,根据矛盾性质与复杂程度,灵活采用“村民自调+民警帮调+专业联调”模式,简易纠纷由警务室民警联合村委会现场化解,复杂纠纷则联合司法、自然资源等部门专题研判,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在服务前移上,坚持“矛盾在哪,调解就在哪”,将调解现场搬到辣椒地、哈密瓜田、农户院中,今年以来已在田间地头化解纠纷30余起,极大提升群众满意度。
多元摸排,把主动握手中。为全面掌握辖区矛盾动态,派出所组建“民警+村干部+义警”排查队伍,采取“定期走访+随机抽查+群众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覆盖”摸排。在辣椒采收季,排查队深入塔什萨依村、新建村等种植大村,一边帮农户采摘辣椒,一边倾听诉求,及时收集地界划分、收购价格争议等问题;在农闲时段,则通过“庭院恳谈会”“村口议事”等形式,鼓励群众主动反映矛盾。今年9月,排查队得知农户阿迪力与收购商因辣椒等级认定产生分歧,立即联合司法所介入,对照收购标准现场比对,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避免纠纷升级。
情理法融合,让调解有温度。调解中,派出所民警始终坚持“情理为先、法理为基”。面对邻里纠纷,先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用“拉家常”的方式缓解对立情绪;再从“邻里和睦”“乡村人情”角度引导换位思考,化解心理隔阂;最后结合法律法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让调解结果既合情合理,又有法律支撑。“警察同志不光解决了问题,还让我们心里服服气气!”这是群众对派出所调解工作的常见评价。
如今,在瓦石峡镇,矛盾纠纷化解的“平安网”越织越密,乡村和谐的底色愈发鲜亮。下一步,若羌县公安局瓦石峡镇派出所将继续以“解民忧、护民安”为己任,用更实举措守护辖区平安,为乡村振兴筑牢稳定根基。(史博 热孜万汗·艾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