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博湖县查干诺尔乡的田野上蒙着一层薄薄的露水。天刚蒙蒙亮,村民邓老哥就发现,自家地里来了群“不速之客”——邻居开老汉的几十只羊,正津津有味地啃着他辛苦种出的包谷秸秆,地里被踩得一片狼藉。
“这可是留着过冬的饲料啊!”邓老哥又心疼又着急。另一边,开老汉也追着羊群赶了过来,看着眼前的景象,直拍大腿:“坏了坏了,光顾着忙活别的,羊圈门没关严实!”
这事儿,很快传到了博湖县公安局查干诺尔乡派出所。民警们没有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而是像往常一样,直接下了地头。这种“遛弯儿式”的工作方法,是他们最寻常的警务日常——家长里短的小矛盾,往往在田间地头、炕头灶边,才能解得开、化得透。
“走,咱上地里瞧瞧去”
民警老张和小李到的时候,两位老汉一个闷头抽烟,一个蹲在地上叹气,气氛有点僵。
“邓叔,损失不小吧?看看这一大片。”老张没急着说理,先弯腰扶起一捆被踩倒的秸秆。小李则递给开老汉一瓶水:“开叔,别急,羊都圈好了吧?咱一起想想办法。”
几句话,让紧绷的气氛缓和了不少。三个人就站在地头,像拉家常一样算起了账。今年的收成怎么样,秸秆的市场价几何,这片地被祸害了多少……算的不是冷冰冰的赔偿,而是来年的生计和邻里间的情分。
“理儿说开了,心气儿就顺了”
看着被羊啃秃的秸秆,开老汉心里过意不去,主动开了口:“老邓,是我不对。这样,我出600块钱,把你地里的这些秸秆买下来,就当我的羊提前帮你‘收割’了,你看成不?”
邓老哥本来憋着一肚子火,但看着邻居诚恳的样子,又瞅了瞅身旁耐心帮他们“搭桥”的民警,气也消了大半:“钱不钱的……行了,就按你说的。往后可得把羊看紧点喽!”
“这就对嘛!”民警老张笑着拍拍两人的肩膀,“咱们乡里乡亲的,锅碗瓢盆还难免磕碰呢。理儿说开了,心气儿就顺了。”
阳光洒满和解路
手机转账的提示音清脆一响,这场清晨的“羊官司”就算结了案。开老汉不好意思地从兜里掏出烟,递给邓老哥一根:“赶明儿家里打馕,给你送几个热的!”邓老哥接过烟,也笑了:“那你可得管够!”
朝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田野上。两位老汉前一后往家走,身影拉得老长。民警老张和小李看着他们的背影,也转身走向下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在查干诺尔乡,派出所民警的警务室,从来就不只在那一方院子里。它在每一条田埂上,在每一次耐心的倾听里,在用家常话解开家常事的烟火气里。这样的“和解”,每天都在晨曦中,温暖上演。(刘伸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