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重庆律师:利用招商引资政策虚开发票,如何有效辩护?
创始人
2025-09-22 13:07:07
0

文/张家豪律师 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一、财政返还与虚开发票:罪与非罪的边界

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政府设立了经济园区并推出税收奖励政策。部分企业便利用这一政策,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一方面赚取下游企业的“开票费”,另一方面从园区申请财政补贴(税收返还)。然而,对于此类行为的法律定性,司法实务和理论界至今存在较大分歧,主要有三种观点:应当认定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当认定为诈骗罪、或者不构成犯罪。本文将结合典型案例,从法律适用与司法实践两个维度展开分析。

二、虚开发票获取财政返还:定性上的分歧

观点一:以诈骗罪论处

一种主张认为,通过虚开发票获取税收返还的行为,属于虚构合同、伪造交易等方式虚开发票,套取政府财政补助和奖励资金,侵犯了公共财产,应当以诈骗罪追责。

例如,在某灵活用工平台案件中,涉案企业与地方政府约定按缴纳税款的30%给予财政返还。该企业在没有真实劳务的情况下,对外大量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涉税额2000余万元),收取开票费,并以此骗取财政返还800余万元。检察机关据此指控其在虚开发票的基础上,进一步隐瞒违法事实,骗取政府扶持资金,构成诈骗罪。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行为人主观上就是冲着“骗补贴”而来,通过欺骗手段让政府在错误认识的基础上发放财政资金,符合诈骗罪“虚构事实、骗取公私财物”的构成要件。

不过,笔者认为,这一逻辑在无货虚开的情形下存在明显不当:

首先,财政返还是以企业缴纳税款为前提的,企业必须先缴纳全额税款,才能拿到返还资金。返还金额通常小于纳税额,因此从经济常理出发,不可能有人会为了获取较小的返还资金,反而先支付更高额的税款。事实上,企业虚开发票的根本目的往往用来抵消虚开所产生的高额税负,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而非单纯为了非法占有返还资金。

其次,从客观行为看,案涉企业并未向政府提交虚假的纳税申报资料。销项税额的填写是基于发票金额本身,表面上与开票情况一致,并不存在虚假申报的问题。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协议大多也没有对业务真实性作出要求,而是仅约定“按照实际缴纳税款比例返还”。换句话说,企业与下游之间是否存在真实交易,并非其享受财政返还的前提条件。在此背景下,案涉企业根据已向税务机关缴纳的税款,向地方政府提交申报资料并申请返还,并没有虚构纳税事实,其依据合法有效的协议获得财政返还,形式上并不构成欺骗。

再次,从客观结果方面来看,地方财政并未因此遭受实质性损失。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取决于是否存在真实的销售行为,没有销售就没有纳税义务,与企业是否开具发票无关。在司法机关认定企业没有真实业务交易的情况下,实际上并不存在增值税纳税义务。然而,企业为了掩盖虚开行为,仍然申报并缴纳了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税款,相当于向财政缴纳了本不应缴的税款,客观上增加了财政收入。即便地方政府依据政策返还其中一部分,也并未造成实际的财产损失。

另外,在“有货虚开”的情形下,如果企业本身并不具备财政返还的资格,但通过虚构业绩、虚构交易的方式,诱使政府部门在错误认识的基础上拨付资金,地方财政因此受损,最终可能会因骗补行为被司法机关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图片为AI制作,仅作示意参考

观点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例如某再生资源公司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大量为他人虚开发票,缴纳税款1339万元,拿到政府返还643万元,收取开票费783万元,扣除税款成本后非法获利约87万元。法院认定该行为造成国家税款损失643万(即地方财政返还款),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论处。

可见,在这种处理逻辑下,虽然行为人获取了财政奖励,但法律评价仍集中在虚开犯罪本身。

持这一观点者强调:虚开发票行为的核心危害在于破坏税收征管秩序。企业通过无真实交易的方式开票,制造虚假的纳税链条,本质上就是虚开。至于财政返还部分,则被视为虚开行为所引发的附随结果——即因虚开而导致的财政支出或税款流失,应一并纳入虚开犯罪的危害后果加以评价,而非另行独立定性。

观点三:不构成犯罪(无罪意见)

持此意见者主张:涉案企业虽存在合规瑕疵,但据以取得的财政返还不宜上升为刑事犯罪,理由主要在于——

其一,财政返还并非“税款”。 返还是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设置的政策性资金,本质上属于地方财政支出而非国家税款的流失。企业系在已按规定缴税的前提下,依约按地方留成比例获得返还。就此而言,难以据此推导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成立,也不宜把返还直接折算为“国家税款损失”进入刑事评价。

其二,不宜认定诈骗罪。 关于为何不构成诈骗罪的论证,前文已从主观目的、客观行为及损害结果等方面作了系统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文/张家豪律师 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曾辩护省部级受贿案、曾在全国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故意杀人案、CCTV《今日说法》报道的特大集资诈骗案,以细腻严谨的风格著称,善于从证据、程序中找到突破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良品铺子控股权转让案获无条件批... 9月22日消息,据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公布的一批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显示,“武汉长江国际...
资讯|蓝天彬律师担任法德东恒全... 2025年9月20日,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全国刑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法德东恒二楼阶梯报告厅圆满...
法治日报:青藏高原上放一场烟花... 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合作,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
穆帅首秀前更衣室发言:为本菲卡... 在本菲卡与穆里尼奥的首秀之战中,球队以3-0的绝对优势战胜了对手,展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团队精神。这场...
推进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要坚持完... 在今年7月1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重...
梅江区金山街道开展《广东省家庭... 为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法治环境,近日,梅江区金山街道办事处联合广东客...
青岛市律师行业红色经典配音大赛... 大众网记者 郭欣 青岛报道 9月21日上午,青岛市律师行业红色经典配音大赛圆满落幕。青岛市律师协会会...
官方通报“顾客称吃日料在三文鱼... 9月22日,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 2025年9月21日,我局关注到有消费者反映,...
原创 特... 据报道,在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对华关税战中,原本被视为一场“威慑中国”的贸易策略,最后却变成了美国农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