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长沙,秋阳正好。上午10点,巴基斯坦采购商老法先生的身影出现在湖南华擎润滑新材料科技公司车间门口,随行的是即将接替他成为公司掌舵人的欧瓦斯先生。
促成他们站在一起的,是芙蓉律师事务所海外运营中心负责人叶赛兰律师,与她的资深合作伙伴阿龙先生。
这一幕是华擎润滑新材料与芙蓉律所“陪跑出海”合作一周年的温暖注脚。
华擎润滑新材料是一家深耕工业润滑材料领域多年的优秀企业,创始人邓志辉先生是中南大学优秀校友,产品技术过硬、性价比高,但是从未亲自走出国门。“我们做内贸是一把好手,可出口报关、原产地证、外汇结算这些,连该找哪个部门、填什么表格都要从头学。”邓志辉先生说。
正是这时,芙蓉律所海外运营中心的叶赛兰律师团队接过了“护航棒”。作为有效融合国际贸易实务与法律服务的专业团队,叶赛兰律师没有急着甩“法律条文”,而是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出口全流程操作手册”:从如何申请《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表》《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到指导填写出口报关单、制作原产地证(FORM E),甚至细化到“巴基斯坦海关对润滑油包装的特殊标识要求”。第一次出货那天,叶律师到华擎工厂,监督货物装箱,看着集装箱落锁、货车驶离工厂,次日,收到货代通知顺利出关,才放心下来。
一年的时间,足够让“信任”生根发芽。
这一次的客户来访,老法先生不仅带来了新的采购计划,还提出了品牌宣传方面的需求:希望华擎能提供一些宣传资料,他们去进行需要本地化的品牌宣传,建议华擎优化公司官方网站,让他们在巴基斯坦的终端客户能够更了解公司、了解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订单。
从“解决一个问题”到“托起一个未来”
客户的需求,正是芙蓉律所与企业“陪跑模式”的升级信号。本次客户来访的同时,叶赛兰律师与华擎团队达成共识:
第一站:品牌“出海亮身份”。针对巴基斯坦市场,团队将协助华擎完成海外商标注册(涵盖巴基斯坦及RCEP成员国),设计符合当地文化的品牌视觉体系,并通过社交媒体(如Facebook、Instagram)开展精准推广,让“华擎润滑”从“中国工厂”变成“巴基斯坦工业伙伴”。
第二站:独立站“架桥连市场”。由芙蓉律所联合专业数字营销团队,为企业搭建多语言独立站(中/英/乌尔都语),嵌入产品认证、成功案例、售后支持等模块,实现“线上获客-线下交付”的闭环。
第三站:风险“提前划红线”。考虑到巴基斯坦市场政策波动、汇率结算风险等特点,团队将为企业定制《海外市场合规手册》,覆盖贸易合同条款审核、信用证风险规避、本地劳工与环保法规适配等场景,把“最后一公里”的坑提前填平。
企业出海,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
“很多人觉得‘出海’就是‘把货发出去’,但我们看到的,是企业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的跨越,是从‘被动接单’到‘主动布局’的升级。”叶赛兰律师认为,陪跑律师从来不是“救火队员”,而是“战略合伙人”——既要帮企业解决眼前的“流程之困”,更要陪他们看清未来的‘市场之路’。”
从去年的“手忙脚乱”到今年的“从容接单”,从“解决一个问题”到“托起一个未来”,华擎润滑新材料的故事,正是中国中小企业“出海”的一个缩影。而在这背后,是无数像芙蓉律所这样的专业服务机构,用法律人的严谨、陪伴者的耐心、战略家的眼光,为企业铺就一条“稳扎稳打”的出海路。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邓湘鄂
编辑: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