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郭卫艳)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近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印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制度(试行)》(以下简称《“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制度》),同时发布首批《“非必要不检查”监管对象名录》《“低风险”主体免检事项清单》《非现场检查事项目录》三大清单,标志着太原市在构建包容审慎、精准高效的市场监管新机制方面推出创新方案、迈出关键一步。
《“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制度》是太原市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度融合的尝新实践,其核心在于立足《太原市市场监管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三版)》,对不涉及安全生产和生命健康的31项抽查事项,通过科学制定目录分类施策,依托信用风险赋能精准监管,将审批许可取消、监管风险较低的“放心”主体纳入《“非必要不检查”监管对象名录》,将涉及广告、信用监管、知识产权等7个领域19个事项列入《“低风险”主体免检事项清单》,除投诉举报、线索转办外,原则上不列入双随机抽查检查范围,通过监管措施的“差异化”实现对守信主体“无扰化”。
《“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制度》是太原市进一步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探索。首批《非现场检查事项目录》明确了适用非现场监管方式的事项范围,要求通过运用网络监测、大数据分析、信息归集等现代化手段,实现对涉及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信息公示情况、广告发布主体发布情况、企业标准等6类检查事项覆盖企业的“远程体检”。这一创新做法既能确保监管效果,又可减少对企业经营秩序的干扰,有效降低企业迎检成本,让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生产经营和创新发展。
《“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制度》是太原市降低制度交易成本、强化信用激励导向的有益拓展。为确保清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在为优质企业“松绑”“减负”的同时,对各类目录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即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证照分离”改革变化以及监管实际和企业反馈,定期对清单内容优化调整,及时更新发布检查项目与企业名录。同时,配套建立信用激励机制,针对纳入清单的企业,在轻微失信时可享受“免申即修”、容缺受理、宽展免罚、承诺修复等惠企政策,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
目前,《“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制度》已通过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该制度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监管资源更加聚焦高风险领域和重点监管对象,实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同时,通过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干扰,让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生产经营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太原投资兴业的信心和获得感。
下一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加强对《“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制度》的政策宣传解读,推动这一惠企利民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