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领域的纠纷处理周期长、成本高?在江门,这些困扰用户和行业的问题有了“一站式”解决方案。
9月17日,江门市能源领域人民调解委员会(下称“能调委”)在南方电网广东江门供电局正式揭牌成立。江门能调委的成立,既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体现,也标志着江门市在深化法企共建机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江门市能源领域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揭牌。
据了解,能调委是在江门市司法局、市发改局、市调解协会指导下,在各能源领域企业的共同推动下,由南方电网广东江门供电局牵头组建的专业化行业调解机构。
能调委致力于从源头化解电力、石化、燃气、新能源等领域的矛盾纠纷,确保公正、便捷、惠民地解决相关问题,让遇到能源领域矛盾纠纷的群众、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专业、高效的调解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能调委严格遵循“五有”(规范标识、固定场所、专用印章、标准文书、统计台账)和“四落实”(组织、制度、人员、经费)建设标准,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调解网络,组建由法律专家、技术骨干、“法律明白人”组成的专业团队。值得一提的是,能调委将建立行业专家智库,遴选油气、输配电、新能源等领域技术专家100余名,为调解工作提供专业支撑。
在机制设计上,江门首创能源行业联合治理模式,通过利益相关方回避与专业资质审核确保公平性,横向整合公证、法援等5类法律服务资源,纵向衔接仲裁等非诉渠道,形成多元协同解纷体系;依托市调解协会平台,推进能源调解标准化规则体系建设。
能源领域矛盾纠纷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单纯依靠诉讼方式,往往面临审理周期长、专业判断难等问题。针对能源纠纷处置周期长、诉讼依赖度高的痛点,能调委推行“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充分发挥专业调解组织在纠纷化解中的独特优势,快速、高效、低成本地解决纠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社会治理不断创新的今天,江门能调委的成立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能源领域的生动实践,将为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下一步,江门能调委将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能调委实体化运作机制,全力打造专业、惠民、可持续的行业调解标杆,让人民调解成果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申红洲
通讯员 伍嘉阳 梁育开 叶慧雯
上一篇:跨越千里的法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