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产权式商铺往往产权分散、经营统一,“售后包租”“返本销售”“虚拟分割”等模式在后续经营过程中易产生纠纷。
近年来,成都大邑县法院聚焦产权式商铺特点,通过优化办案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实质高效化解产权式商铺纠纷。
据了解,大邑法院联合相关主管部门前置审查产权式商铺销售方案。2025年以来,共审查20余份销售方案,排查出2个“售后包租”风险项目。
同时,依托综治中心,选派8名资深法官轮流驻守,引入物业专家等“调解智囊团”,提供“现场咨询+即时调解”的司法服务。2025年以来,针对收益分配、经营权移交等专业问题出具7份《调解建议书》,成功调解32余起产权式商铺纠纷,并对达成的调解协议,引入公证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促使87户业主与运营方达成分期履行协议,履约率达92%。
此外,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该院还设计《纠纷要素表》,将争议焦点归纳为产权登记、返租条款、违约责任等8个模块,并选取典型案件先行判决,类案平均审理周期缩短40%。
据大邑法院法官介绍,“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聚焦重点领域类型化纠纷,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促进案件纠纷梯次化解,从源头上减少同类纠纷发生,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