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知名品牌Ulike
首次向社会公开其内部反腐成果
2024年至2025年度
Ulike查处违反企业“高压线”案件9起
涉嫌刑事犯罪的12人
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Ulike公布6起典型案例
据了解,Ulike此次反腐行动覆盖了研发、供应链、达人直播、海外营销、品牌设计等多个关键业务领域。
通报称,Ulike建立了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任何触犯“企业高压线”的行为,一经发现并证实,公司均立即予以解聘,永不录用;涉嫌违法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典型案例如下:
1、原深圳公司研发总监李某:其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合作商谋取不正当利益,并非法收受好处费。其行为已严重触犯集团高压线,列入黑名单永不录用,并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
2、品牌设计总监李某某: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伙同合作商抬高合同报价并占为己有。其行为已严重触犯集团高压线。目前已被解聘处理,列入黑名单永不录用,并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经法院审理,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3、Ulike达人直播运营吴某某: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伙同家属通过篡改达人佣金比例,侵占公司佣金费用,涉嫌职务侵占罪。其行为已严重触犯集团高压线,目前已被解聘处理,列入黑名单永不录用。并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经法院审理,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5000元。
4、原供应链采购刘某某: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向外部合作公司索要好处费,其行为已严重触犯集团高压线,公司已将其解聘并列入黑名单永不录用,后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经法院审理,其行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5、海外营销杨某:利用职务便利在公司北美营销业务开展过程中伙同他人以虚构境外营销账号,利用境外账户套取公司费用,侵占公司资产,涉嫌职务犯罪。其行为已严重触犯集团高压线,目前已被解聘处理,列入黑名单永不录用,并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
6、供应链采购何某:在职期间利用手中权限,为多家供应商在订单分配方面给予倾斜,并收受供应商好处费。其行为已严重触犯集团高压线,目前已被解聘处理,列入黑名单永不录用,并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
法律环境趋严为企业反腐护航
Ulike此次反腐行动,也正恰逢国家法律层面对民营企业内部腐败问题打击力度显著增强的重要时期。
2024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下简称“《刑修(十二)》”),被视为保护民营企业产权、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该修正案显著扩大了惩治民营企业内部舞弊行为的刑事打击范围,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保护力度。
具体而言,《刑修(十二)》将以往主要适用于国有公司、企业人员的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资产罪的适用范围,扩展至包括所有公司、企业的相关人员。
而这意味着,像Ulike这样的民营企业,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工作人员,如果实施上述损害公司利益的舞弊行为,将面临更直接、更严厉的刑事追责。
此外,修正案还为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增加了针对“服务”的条款,使其覆盖范围更广;同时显著提高了单位行贿罪、单位受贿罪、对单位行贿罪的量刑幅度,加大了对行贿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压缩了腐败空间。
这些法律变化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强大的法律武器,使其内部反腐行动获得了更坚实的法律支撑和更明确的法律预期,彰显了国家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严惩经济犯罪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