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渴”的惠企政策、优质的服务资源、新鲜的创业经验……9月10日,“益企京彩”首都民营经济政策宣讲服务团海淀行在用友软件园举行。政策精准解读、企业家现身说法,宣讲活动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听得懂、用得上、用得好,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
北京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截至今年一季度,北京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250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04.68万户、个体户45.58万户,是全市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吸纳六成左右的就业,贡献超过30%的地区生产总值。
9月10日,“益企京彩”首都民营经济政策宣讲服务团海淀行在用友软件园举行。
民企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详细解读北京“专精特新”专板的融资奖励政策时,告诉企业如何申报“真金白银”,如何利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自身。参会民企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未来产业,市经信局现场“拆解”最新推出的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编制政策有何考虑,重点措施都有哪些,一一帮企业“划重点”。海淀区是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沃土,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重点介绍海淀区对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哪些创新驱动政策,哪些已实施,哪些拟出台,分门别类梳理分明。
“企业免费进入‘专精特新’专板后,以后还需要费用吗?”“怎么参与创赢未来大赛?”“拟出台的政策什么时候会出来?”听完解读,企业代表踊跃互动提问,有关人员当场就为企业答疑解惑。
“很‘解渴’!”一家来自信息服务行业的民企代表说,相比企业自己钻研政策文件,现场解读很接地气。哪些政策对企业最有用,怎么能享受政策红利,都很贴近企业的发展实际。
“经过7年的艰苦创业,我们已成为国内火箭发射数量最多、成功率表现最高的民营火箭公司。”作为北京民营科技创新百强企业,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百奇结合这些年的实践感受,现场分享企业的成长之路。
“响应政策、用好政策、建言献策,让企业在政策阳光的滋养下持续发展。”他说,星河动力航天是一家讲市场逻辑的企业,也是一家积极学习政策、响应政策的企业。在他看来,对一家现代企业来讲,拿火箭做个类比,创新能力好比是“发动机”,决定企业的持续前行动力,市场逻辑好比是“结构系统”,决定企业的坚实与否,政策水平则是“导航系统”,决定企业的前行方向。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鲍磊以“成就数智企业 迈向高质量发展”为题,分享这家扎根北京发展37年的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企业数智化软件与服务提供商的“密码”,为更多年轻的企业提供借鉴。
市工商联副主席杨靖国表示,民营经济政策宣讲服务是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见效、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措施,也是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以宣讲为契机,推动形成“政策解读—诉求反馈—措施优化”的链式服务,让政策宣讲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