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典型案例公布,这些套路千万别信!
创始人
2025-09-08 15:48:31
0

近年来,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排查打击整治工作,成功侦破一批主要针对老年人群体的非法集资犯罪大要案件,有力维护了老年人合法权益,助力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近日,公安部公布5起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典型案例。

内蒙古王某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以销售墓地返利为名非法集资

202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王某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经查,2016年至2019年,王某等人以实际控制的某殡葬服务公司名义,推出1年至5年期返本付息的墓地销售模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以1年期为例,客户购买该公司墓地满1年后,如愿意退还墓地,公司将以购置金的8%-15%向购买人支付利息,并返还全部本金。截至案发,共吸收资金7000余万元,涉及参与人800余名(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80%)。

案发后,公安机关将王某等11人抓获归案。2024年12月,包头市石拐区人民法院以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上述人员作出有罪判决。

辽宁李某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以“医养结合”为名非法集资

2022年6月,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李某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经查,2013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注册成立某养老产业公司,打着“医养结合”模式幌子,以出售消费卡、内部增资扩股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消费卡模式为:出资人购买消费卡后,公司按照其出资金额的1.2倍对消费卡进行充值,消费卡可在公司关联的医院、养老院使用,两年期满后出资人可要求退还卡内余额,如未产生消费将按实际出资金额的1.2倍退还,即两年给付20%的利息。内部增资扩股模式为:公司以每股1-1.2元不等的价格出售公司上市原始股权,承诺一定时间内上市,如到期未上市则向出资人退还本金并支付利息。截至案发,共吸收资金12亿元,涉及参与人5000余名(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95%)。

目前,李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江苏任某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

——以投资“保健品”项目为名非法集资

2025年1月,江苏省镇江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任某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经查,2023年12月以来,犯罪嫌疑人任某等人注册成立某植物科技公司,以投资“食叶草”项目为名,对外宣称“食叶草”为国外传来的保健品,对老年人有独特的保健功效,大面积种植可带来可观收益,并在老城区的菜市场、公交站台、公园等场所招揽老年客户,承诺每单投资3000元,60天后退还本金和200元收益。截至案发,共吸收资金340余万元,涉及参与人90余名(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80%)。

目前,任某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湖北廖某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以销售养老服务“预付卡”“会员卡”为名非法集资

2023年2月,湖北省鄂州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廖某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经查,2014年以来,廖某等人以其实际控制的某养老院为名,将服务分为“体验卡”“白银卡”“黄金卡”“铂金卡”“钻石卡”“至尊卡”等六个等级,宣称客户向养老院交纳不等金额的预定金,即可享受相应折扣的养老入住优惠和年化利率8%-11%不等的“福补”(利息),并承诺3年后退还本金,以此为诱饵收取客户养老服务预定金。截至案发,共吸收资金约4亿元,涉及参与人3000余名(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80%)。

案发后,公安机关将廖某等57人抓获归案。2025年1月,鄂州市华容区人民法院以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上述人员作出有罪判决。

湖南龚某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

——以提供“康养旅游”为名非法集资

2024年9月,湖南省益阳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办龚某等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经查,2019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龚某等人注册成立某康旅文化集团公司,在全国多地设立分公司,在各地公园、广场招揽中老年人游客,组织3天2晚398元的低价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召开项目推荐会,并由业务员点对点向游客推荐旅居项目,以18%-24%年化收益为诱饵吸引投资。截至案发,共吸收资金6亿余元,涉及参与人8000余名(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83%)。

目前,龚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提示,当前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多发,作案手法翻新、套路升级,极具欺骗性、迷惑性。牢记以下防骗“关键词”,守护好您的钱袋子。

高额回报:承诺高于正规理财产品的利息,声称“零风险”“稳赚不赔”,或者通过赠送礼品、组织旅游聚餐等方式吸引您参与。

熟人拉拢:利用亲戚、朋友、邻居、老同事等关系进行“杀熟”,利用信任降低您的防备。

“专家”站台:邀请所谓的“专家”“名医”“成功人士”讲座或代言,制造权威假象。

眼见为“实”:组织参观豪华的养老基地、旅游景点,制造实力雄厚的假象,但实际为租借或虚构的场所。

温情攻势:销售人员异常热情,“叔叔阿姨”叫得亲热,提供“贴心”服务,打感情牌博取信任。

饥饿营销:宣称“名额有限”“限时优惠”“错过不再有”,制造紧张气氛催促您尽快掏钱。

来源:央视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前三季度“两新”政策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王 珂 刘温馨 “趁着有国补政策和电商平台优惠,为家里置办几个‘大件’。”近日,多家电商平...
“既要懂法、更要懂群众”,一支... 从拆除危塔到整治污染河道,从化解“人鸟之争”到推动乡村治理……在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崇明岛,有这样一支检...
优化知识产权制度适配性 推动商... 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杨安进 从实践来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仍有...
10万亿债基市场遇“刹车” 政...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作为公募基金三分之一体量的债券投资业务,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其发展趋势在市...
纾困已还款信用受损主体,个人征... 对于部分已归还贷款的违约者,征信记录“一朝失信,五年受限”的困境或将迎来改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毕颖达:美国政策挤压韩“务实外... 11月7日,韩国总统办公室表示,韩美有必要就关税安全后续磋商结果文件“联合情况说明书”中与安全有关的...
10月份CPI同比涨幅转正,P... 10月份,扩内需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叠加国庆、中秋长假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
检察机关前三季度起诉危害食品安... 本报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倪弋)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今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危害...
卡桑旅:加沙拉法以军控制区内武... △加沙地区(资料图)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9日发表声明称,驻留在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