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房主母亲房内自缢身亡,男子55万元买到“凶宅”,两年后起诉退款,法院判了
创始人
2025-09-07 13:26:50
0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袁超一

通讯员 徐林 徐俊杰

9月7日,从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法院获悉,该市法院两篇案例近日获评全省法院优秀案例奖项,其中一例为鄂城区法院审理的涉及“凶宅”的房屋买卖纠纷案件。

2021年10月,市民陈先生购买了王女士位于城区的一处房屋,总价55万元。合同中特别约定:“买方已知悉房屋产权及居住情况,卖方及营销中心无隐瞒陈先生贷款购房并完成过户。

2023年8月,陈先生意外得知该房屋曾发生王女士母亲自缢身亡的事件。

陈先生认为卖方故意隐瞒“凶宅”事实,构成欺诈,遂诉至法院,请求撤销购房合同及贷款合同,并要求王女士返还55万元房款及中介费、税款,代偿剩余银行贷款。

对此,王女士辩称,房屋质量无瑕疵,且表明合同已写明无隐瞒情况。

法院审理认为,案涉房屋因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该情形符合一般社会公众对“凶宅”的认知标准,可能对潜在购房者形成心理影响,进而影响交易意愿,出卖人对“凶宅”信息负有告知义务。

本案中,王女士在签约时并未向买受人陈先生如实告知其母于该房屋内自缢身亡的事实,反而在合同中承诺“无隐瞒”,存在故意隐瞒的行为,构成欺诈,陈先生有权撤销合同,卖方应返还房款、赔偿损失,并消除因合同产生的贷款债务。

法院据此裁判撤销房屋买卖合同、不动产转移合同和借款合同,判令王女士返还陈先生购房款、中介费和税款,并代为偿还贷款银行本息。

承办法官指出,“凶宅”信息不属于肉眼可见的房屋瑕疵,买方难以自行查证。卖方作为信息优势方和亲历者,对此类重要信息负有主动告知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诚信”。房屋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是影响交易意愿的关键因素,该信息足以影响买受人意思表示,卖方作为亲历者,刻意隐瞒实质违背诚信。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本案中,被告王女士在签约时隐瞒“凶宅”事实,已构成欺诈,依法应撤销相关合同。

(来源:极目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歌手许嵩被曝将与主持人冯禧9月... 据北青娱见报道,近日有多个娱乐博主爆料称歌手许嵩与主持人冯禧已定于9月9日举办婚礼,目前为止当事人未...
美国:苹果公司因非法使用受版权...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5日,多名作家在美国加州一法院对苹果公司发起集体诉讼。诉讼指出,苹果公司在进...
卸任开封市委书记后,高建军新职... 河南日报消息,9月7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任命高建军为河南省人大环境...
这两部法规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近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布公告,就《湖...
重大突破,新型超导材料问世!机... 超导技术凭借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新型高载流铁基超导线材问世 作...
欧洲猪肉行业急了,欧盟:正研究...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中国商务部9月5日发布公告,初步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在中国...
经济日报:惠民政策落地需确保合... 近期,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两项贴息政策共同发力惠民生、促消费、扩内...
日本首相石破茂决意辞职 据新华社援引日本广播协会7日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表明辞职意愿。另据@CCTV国际时讯,在自民党8日将...
原创 “... 特朗普政府主导的联邦安全行动将在华盛顿特区迎来重大部署调整,除已驻守的军事力量外,来自多个州的增援部...
上海老人珍藏两枚银元,“拍卖公... 老人被网上拍卖公司告知其手中的两枚“袁大头”银元价值不菲,可送往香港拍卖,但需先行支付15万元“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