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获悉,该单位加快推动“政策落地工程”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并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10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了将国家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政策落地工程”确定为2024年“六个工程”中的头号工程。今年以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接续推进“政策落地工程”,起草了《关于接续推进政策落地工程2025年重点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并于今年2月份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还组织各盟市、各相关部门,逐项对照《意见》和48项配套政策,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时间表、施工图。截至目前,全区12个盟市、43个相关部门均逐项深度落实了具体任务,构建起“任务清单化、时限节点化、责任具体化”全链条责任体系,推动“政策落地工程”见实见效。
在落实《意见》方面,目前,189项重点任务中,2024年已销号7项,2025年推进的182项重点任务进展顺利,其中34项取得重大进展、140项取得显著进展、8项取得阶段性进展。86项重大项目中,今年新开工项目5项,总数达到78项,开工率达90.7%,其中生态环境领域10项和产业发展领域27项已全部开工,基础设施领域20项开工15项,能源资源领域8项开工7项,社会民生领域21项开工19项。48项配套政策持续落实,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重点任务实施方案》有效落实,包头市成功列入2025年度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成为内蒙古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包头稀土新材料、鄂尔多斯市协同陕西省榆林市和宁夏宁东建设的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内蒙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达3个,位居西部省区第二。
在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和重要部署方面,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统筹落实东北全面振兴、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北”工程攻坚战年度工作要点和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政策举措,共180项重点任务按年度计划稳步推进中。
伴随着《意见》的落实,内蒙古各地高质量发展步伐迈得更加稳健。包头市按照“巩固前端、做大中端、做强后端”的总体工作思路,以“抓实干成”的实际行动,努力推动包头稀土产业形成了从采冶、加工到应用、研发、贸易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稀土新材料包括永磁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催化助剂等,综合产能位居全国第一。鄂尔多斯市创新提出“光伏治沙”模式,将荒漠化治理与清洁能源开发相结合,通过走“光伏+生态修复+产业融合”的新路径,探索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其中,达拉特旗骑士乳业打造的3万头奶牛智慧牧场与光伏园区结合,形成“光伏发电+苜蓿种植+牛粪肥田”的循环农业模式;杭锦旗在光伏板下种植籽瓜、土豆,年收入超10万元,从“靠天吃饭”变为“光伏菜农”,真正实现“治沙、兴业、富民”的协同发展。
“下一步,我们要切实抓好《意见》及配套政策和重大项目、东北全面振兴等8个方面重点任务的统筹推进,全力推动政策落实提质增效,确保圆满完成年度重点任务。”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记者 李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