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院审理涉“AI换脸”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
创始人
2025-09-05 14:26:34
0

中新网杭州9月5日电 (钱晨菲)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能,而另一方面,滥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违法犯罪的案例也屡见不鲜。近日,杭州中院对一起涉“AI换脸”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当庭作出一审判决。

张某、王某为牟利,从境外某社交软件通过某种途径获取他人手机号码、头像照片、身份信息等,并利用“AI换脸”技术制作虚假活体验证视频,强制登录他人购物平台账号,将收货地址、购物车信息售卖给第三方,同时还有偿替人虚假实名认证。

杭州中院对该涉“AI换脸”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当庭作出一审判决。高源 供图

经法院查明,案涉“AI换脸”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的算法,去识别目标人物照片中的人脸要素信息,不断提取该些人脸要素信息进行训练建模,实现换脸的效果。张某、王某未经同意利用“AI换脸”技术生成足以以假乱真的虚假活体验证视频,并通过在手机中植入虚拟相机应用程序来替换本地相机,当平台调取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验证时,屏幕中的人脸就自动替换成了这段合成视频,从而躲避“人脸识别”活体验证的防线。

法院审理认为,处理人脸类的生物识别信息除必须获得个人的单独同意外,还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特别规定。张某、王某未经同意滥用“AI换脸”技术并非法用于虚假实名验证,侵害不特定主体个人信息权益,威胁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破坏了长期以来建立的社会信任秩序与稳定环境,损害相关领域的社会公共利益,构成侵权。

最终,法院认定张某、王某的行为构成侵权,并依法判决两被告公开道歉并承担损害赔偿。

据悉,该案系杭州中院近期发布浙江首份关于AI的司法保障意见——《关于以高水平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杭州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意见》以来的又一件涉人工智能技术典型案件,旨在以审判实践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向善发展。(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律师服务客户两个边界:落到书面... 律师与客户的关系,是个亘久不变的话题。之前看到一个观点:律师是办理的不仅仅是案件,而是他人的人生。 ...
政策暖心“送上门” 护航骑手“... ——克拉玛依区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劳动者医保社保政策宣讲活动 为破解外卖骑手等新业态劳动者“参...
调解现场,23名职工领到补偿金 本报讯(记者刘旭 通讯员许佳)近日,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总工会在多部门协同下,成功调解一起涉及23名...
云南拟建立养护保证金制度 11月10日,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云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
哈密基层调解润民心筑平安 今年以来,哈密市司法局深入践行“转作风、提效能”工作要求,以构建多元、高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为抓手,将...
湖南冷水滩“政策 + 培训” ... 中新网湖南新闻11月10日电(唐小晴 陈彦希 李想)近年来,湖南冷水滩区人社局以“稳岗政策落实+精准...
“定金”≠“订金” !“双十一... “定金”≠“订金” !“双十一”网购出现纠纷如何维权 目前,“双十一”购物季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了“满...
农民工工伤维权遭遇困境 家乡法... □ 本报记者 杨傲多 □ 本报通讯员 邹双优 “公司当场赔偿5万元,一年后取钢钉时再付5万元,还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