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在身边·法律忠实的守望者
创始人
2025-09-05 10:45:36
0

近日,最高法发布第六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评选结果,贵州省2名法官榜上有名,荣膺“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近期,本报记者对2名法官进行了专访,充分发挥模范示范作用,积极引领广大干警汲取榜样力量,推动全省法院形成学习专家、尊崇专家、争当专家的良好氛围。

刘益:法槌落处有法度亦有温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情丽

【人物名片】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一庭庭长;中共党员,法学博士。

【荣誉档案】2005年被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评选为“全省优秀法官”;

2009年被贵阳市人事局、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

2018年被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评选为“全省法院先进个人”;

2018年被贵州省妇联评选为“贵州省巾帼建功标兵”;

2016—2018年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被授予“个人三等功”;

2020—2022年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被授予“个人三等功”。

在贵州的法学界,刘益的名字,很多人都听过。但很少有人知道,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坐上审判席时,她指尖轻微的颤动和掌心潮湿的时光。

那是1996年,22岁的刘益刚成为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书记员。庭审结束后,一位老法官对她说:“审判席上坐着的不仅是法官,更是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盼。”这句话,像一粒种子,悄然落在她的心底静待生长。

29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她已从那个略显青涩的书记员,成长为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省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一庭庭长。可每当谈起历经的法官生涯,她的眼神依然清澈如初。

一条与众不同的成长路径

刘益的法官之路,有着与众不同的轨迹。

当很多同行满足于办案经验时,她选择重返课堂。西南政法大学本科、四川大学法律硕士、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她用近二十年,走完了从学士到博士的漫漫长路。

“法官不应只是机械地适用法条,更要读懂法律背后的价值与精神。”她说。于是,在案件审理之外,她默默埋首钻研理论。环境公益诉讼、金融审判、破产重整……诸多前沿领域,都留下她求索的脚印。

2015年,她担任审判长审理的一起噪声污染责任纠纷案,再次激励她坚守法官初心和职业使命。养殖户吴国金的蛋鸡因附近工地爆破噪声惊吓致死、产蛋率骤降,损失惨重。案件涉及复杂的专业计算与因果关系认定,双方对赔偿金额争执不下。

那段时间,刘益不仅翻阅大量资料,还多次请教畜牧专家,深入了解噪声对禽类的影响机制。该案创新采用分批次计算法,综合考量蛋鸡数量、死亡率、产蛋下降率等多重变量,最终作出令双方心服口服的判决。该裁判文书荣获首届全国法院环境资源优秀裁判文书民事类一等奖,并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

但最让她欣慰的不是奖项,而是判决之后,施工单位改进了工艺,周边居民和养殖户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法律不该是冰冷的文本,而应是有温度的生活。”这句话,她常挂在嘴边,也落实在每一起案件中。

危局之中见真章

2022年冬,贵州法律界被一则消息牵动:省内首家民营上市公司“某金融”陷入危机。

这家拥有100家关联企业的大型集团,业务横跨金融、房地产等多个领域,一旦崩盘,必将引发连锁反应。时任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分管民商事审判的刘益,站到了风暴中心。

她的办公室常常深夜仍灯火通明,卷宗资料堆积如山。她与团队首创“庭外重组+预重整+重整”模式,连续召开数十次案件研讨会。

“那真像是在走钢丝。”她后来回忆,“既要严守法律底线,又要拿出可行方案;既要保护债权人利益,又要维护社会稳定。”

2024年8月28日,法院正式裁定批准该金融等13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计划。全国首例涉房、涉金融大型集团企业的风险化解,取得关键进展。

几乎同时,另几家大型房企相继“暴雷”,大量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涌入法院。刘益再次迎难而上,带领团队统一裁判尺度,落实“保交楼”政策,为成千上万户家庭托起安居的希望。

笔耕不辍的思考者

在同事眼中,刘益有个“特别的习惯”:每办结一桩疑难案件,她必写下些什么。或是办案札记,或是理论反思,或是制度建议。

正是这个习惯,让她在审判之外,拥有了另一片耕耘的天地。

2017年,她主持完成的《侵权纠纷案件疑难争议问题研究》获全省法院青年基金课题一等奖,统一了全市侵权类案件的裁判标准;2022年,她主持的《构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及速裁机制研究》荣获全国二等奖;2024年,她主持的破产制度研究再获全省法院重点课题一等奖……这些成果并未止步于纸面,而是陆续转化为司法文件与工作机制,真切流淌进审判实践的脉络里。

法庭之外的温度

在国家法官学院贵州分院的课堂上,学员们都很喜欢刘益的课。作为兼职教师,她总能用鲜活的案例,将艰深法理讲得通俗而深刻。

“法官的职责,不仅在法庭之内,也在法庭之外。”刘益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推动完善犯罪记录封存等特殊保护机制;她走进中小学校园,用故事般的语言向孩子们传递法治精神;她担任普法讲师,让法律的声音传入更多角落。

2024年9月,刘益被任命为省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一庭庭长。岗位变了,初心依旧。她继续深入推进民事审判工作和统一法律适用,努力让公平正义更快抵达每个角落。

而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于她,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在她心中,“如我在诉”不仅是一句座右铭,更是近三十年法官生涯最真实的写照。“法律人须常怀敬畏之心。因为我们所处理的,不只是案件,更是他人的人生。每一位当事人来到法院,怀揣的都是最后的希望。我们怎能不慎重?”说这些话时,她的目光坚定而温暖,一如二十多年前,那个第一次走上审判台的年轻女孩。

孔德伦:坚守初心铸就法治信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斌

【人物名片】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中共党员,法学博士。

【荣誉档案】2016年,被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办案标兵”;被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2017年,在2016年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被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公务员局确定为优秀等次;

2018年,在2017年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被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公务员局确定为优秀等次;被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2019年,编写的(2018)黔刑终349号合同诈骗案案例,在2019年度全省法院实战大练兵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案例;

2020年,被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2019年度省法院机关先进个人”;

2021年,被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贵州省审判业务专家”;

2023年,被贵州省省直机关工委评为省直机关2021-2023年度“青年理论学习标兵”;

2024年,被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他审结刑事案件数百件,无一错案;他主持完成的十余项重点课题,成果斐然。他,就是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孔德伦。

2025年8月,第六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评选结果揭晓,孔德伦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位“80后”法学博士、三级高级法官,用14年时间完成了从书记员到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的华丽转身。从他的成长轨迹中,展现的不仅是个人的努力奋斗史,更是新时代法官的专业高度和人文温度。

审判员的进阶之基

初入省法院工作时,孔德伦还是一名书记员。这份在外人看来略显琐碎的工作,却被他视为熟悉审判流程、夯实业务基础的宝贵机会。庭审记录、文书送达、案卷归档——这些基础性工作让他对刑事审判有了具象而深刻的理解。

“书记员岗位是审判工作的起点,更是观察和学习的最佳窗口。”孔德伦回忆道。在协助老法官办案的过程中,他细心观察法官如何驾驭庭审、审核证据、撰写文书,并利用业余时间大量研读法学理论和典型案例。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独立办案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他深刻体会到审判工作所需的严谨、细致与责任。

2013年,凭借出色的表现,孔德伦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正式参与案件审理。角色转变带来的是更大的责任与压力。“法律不只是条文,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他坦言。

在此期间,他继续深入钻研业务,逐步在职务犯罪、经济犯罪等复杂案件审理中展现出专业能力。

2016年,成为员额法官后,孔德伦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快速成长期,承办的案件类型愈发多样,案情也更加疑难复杂。“刑事审判关乎人的自由、财产乃至生命,每一起案件都考验着法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良知。”

十年磨一剑的审判实践

至今,孔德伦对承办的一起重大死刑案件记忆犹新:“那是一起谋财杀人案,案卷有一百多册,看了整整两个星期。”

2023年审结的雷某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盗窃、重婚一案,是对他专业能力的全面考验。雷某连续实施多次数种严重犯罪,致4人死亡、1人轻伤,案卷多达128册,光盘近200张,且被告人供述避重就轻、“幽灵辩解”频出,审理难度大。孔德伦经仔细阅卷审查、充分与控辩双方沟通、认真做实庭前准备,二审开庭取得良好效果。

“这类案件不能有任何差错,必须办成铁案。”面对如此重大的案件,他反复查阅卷宗、核对证据,研究证明链条。“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判决结果,必须慎之又慎。”经过细致审查,提出维持原判意见被采纳,案件经依法核准后执行,判决得到了认可。

“每一起死刑案件都是对法官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的考验。我们手中法槌的重量,就是生命的重量。”孔德伦说。

在另一起贩卖、运输毒品、非法持有毒品、洗钱案中,甘某结伙多次跨省贩卖、运输毒品海洛因,毒品数量大,同案犯还具有非法持有毒品、洗钱等犯罪行为。一审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甘某死刑,公诉机关及一审法院均认定本案系集团犯罪,甘某系首要分子。

但孔德伦经仔细审查案卷、深入分析控辩双方意见,提出本案不构成集团犯罪,属于一般共犯,但甘某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指挥作用,系地位、作用最突出的主犯,一审判决量刑适当,应予维持的意见,后被采纳并依法核准。

“孔法官办案特别细致,尤其是对证据的审查几乎到了严苛的地步。”一位同事如此评价。

据了解,十余年来,孔德伦主审及参与审理各类刑事案件500余件,其中近三分之一为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毒品犯罪等重大疑难案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孔德伦被荣记个人三等功3次。

学术与实践“双翼齐飞”

在出色完成审判任务的同时,孔德伦始终坚持学术研究。2019年,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再次回到西南政法大学,攻读诉讼法学博士学位。

2023年,孔德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他的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法律适用》等核心期刊上,专著《刑事卷证制度研究》也于202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几年间,他主持或参与了15项科研课题,起草了13件规范性文件,多项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法院系统推广。

“学者型法官是新时代对法官的要求。”孔德伦认为,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

2024年,孔德伦迎来职业生涯又一次转折——调任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虽然行政事务繁多,但他在继续推动审判专业化建设,将“一体两翼三大工程”的要求落实落细的同时,坚持办理案件;并经常与年轻法官交流办案经验,分享从书记员到审判专家的心路历程,鼓励他们夯实基础、追求卓越。

“孔院长经常和我们讨论案件,特别是证据审查和法律适用问题。他总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给出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一位年轻法官表示。在年轻法官眼中,孔德伦既是严师,也是益友。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孔德伦用亲身经历证明:无论出身何处,无论岗位何在,只要怀揣对法治的信仰、对人民的赤诚,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非凡的业绩。

编辑 何琴

二审 张谌

三审 黄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替补登场不到1分钟!徐皓阳头球... 直播吧09月12日讯 北京时间20:00,中超第24轮,上海申花主场对阵山东泰山。 第63分钟,徐皓...
俄外交部:乌克兰问题大使圆桌会...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2日,俄罗斯外交部发布消息称,本月17日,乌克兰问题大使圆桌会议将在莫斯科...
薛庆浩送礼!瓦科戴帽2场打入7... 直播吧09月12日讯 申花vs泰山第85分钟,申花后场送礼,薛庆浩传球被断,瓦科上演帽子戏法,泰山本...
罗永浩直播称西贝公关团队特别不... 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9月12日下午,罗永浩发微博称,将在12日晚上8时30分,在微博、抖音、B站等多...
长城快评 | 英雄回家,浩气长...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芦静 英雄回家了! 2025年9月12日,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日子——3...
河南1-0领先北京国安:钟义浩... 在9月12日的中超第24轮比赛中,河南队在主场郑州航海体育场迎战北京国安。比赛的上半场,河南队凭借钟...
罗永浩谈“西贝老板说百分百没有... 极目新闻记者 余渊 “什么叫‘堂食袋装’‘非直接提供消费者’?顺便也问问@西贝贾国龙。”9月11日晚...
原创 福... 九三阅兵带来的震撼还未消散,南海上又传来新动静,一时间,美海军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福建舰身上。 原来,...
王大雷送点,吴曦点射!申花2-... 直播吧09月12日讯 北京时间20:00,中超第24轮,上海申花主场对阵山东泰山。 第40分钟,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