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陆女士最近遇上糟心事了!去年9月花5000块买了辆带GPS的电动车,整车保修到2025年,电机保到2026年,车架还终身保修,本来觉得挺靠谱。结果今年7月19号把车放地库,一个月没碰,再想用的时候直接启动不了——充电几小时也没用,推到专卖店修,店员说电池“饿死”了,得换块新的,要650块。
陆女士一听就懵了:“我车还在保修期啊,怎么不给修?”结果店员回了句“电池不保修”,还说买车时提醒过。陆女士说根本没听过这提醒,双方吵到最后,陆女士找了记者帮忙,可官方客服也说电池“饿死”不在保修范围,其他品牌电动车也这么说。这事儿让不少人疑惑:好好的电池咋会“饿死”?商家不保修到底合不合法?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
一、先搞懂:电池为啥会“饿死”?网友吵翻了
首先得跟大家解释下,店员说的电池“饿死”不是真的坏到没法修,就是咱常说的“亏电”。现在电动车都装了GPS,就算车停着不用,GPS也会一直耗电,电量低到一定程度,放超过20天,电池就可能彻底亏电,跟“饿死”一样启动不了。
这事儿一出来,网友评论分成两派:
有人站商家:“买车时肯定提醒过要定期充电吧?自己放一个月不管,亏电了怪谁?使用手册里肯定写了,是陆女士自己不看!”
也有人替陆女士委屈:“650块换电池也太贵了!而且GPS耗电这事儿,商家是不是该重点提醒?光靠手册谁能注意到啊?”
还有人吐槽行业现象:“现在电动车电池都这德行?放段时间就坏,这不就是变相让人多花钱吗?”
其实网友争论的核心,就是“商家有没有尽到提醒义务”和“电池亏电算不算人为损坏”,这俩问题,咱得从法律层面好好捋捋。
二、法律分析:商家不保修,到底合不合法?
这里要用到两个关键依据:一个是陆女士买车时的“保修承诺”,另一个是《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三包规定”)。
首先,咱得明确:电池属于电动车“整车”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在整车保修期内,商家得负责保修——但有个前提:电池损坏不是人为使用、保管不当造成的。
根据《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17条第1项:“消费者因使用、维护、保管不当造成损坏的,不实行三包,但是可以实行收费修理。” 放到陆女士这事儿里,就得看两点:
1. 商家有没有尽到提醒义务? 店员说买车时提醒过,陆女士说没提醒。但官方客服提到,电动车电量低时会有提醒,而且使用手册里也会写“长期不用需定期充电”。法律上,只要使用手册里有明确说明,就算商家尽到了合理提醒义务——总不能要求店员把手册里每一条都跟消费者念一遍,陆女士自己没看手册,不能怪商家没提醒。
2. 电池损坏是不是“保管不当”? 陆女士把车放地库一个月,没充电,手机上还有“电量低需充电”的提醒没注意,这明显属于“保管不当”。GPS持续耗电是已知情况,她没及时处理,导致电池亏电“饿死”,不符合三包政策里“免费保修”的条件,商家要650元更换,从法律上来说是合理的。
简单说:不是商家故意不保修,是陆女士自己没按要求保管电池,这属于人为原因,得自己花钱修。
三、给所有电动车车主提个醒:别让电池“饿肚子”!
这事儿虽然陆女士没占到理,但也给咱所有电动车车主敲了个警钟——电池真的不能“放着不管”,尤其是带GPS的新车!
1. 定期充电别偷懒:就算车不用,也得每隔10-15天充一次电,至少充到50%以上,别等电量耗尽再充,不然很容易“饿死”。
2. 买车时问清细节:不光问保修时间,还要让店员明确说清“长期不用怎么保养电池”“哪些情况不保修”,最好让店员写在单据上,免得后期扯皮。
3. 仔细看使用手册:别觉得手册没用,里面关于电池保养、保修范围的内容,都是关键信息,花几分钟看看,能避免很多麻烦。
最后说句实在话,陆女士这650块算是买了个教训。咱平时用电动车,多上点心保养电池,既不用花冤枉钱,也能让车多用几年。家人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电池“饿死”的情况?都是怎么处理的?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