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4 日,河南省佛教协会针对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事件再度发声。公告指出,释永信(原名刘应成)存在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等刑事犯罪行为,且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释永信长期担任少林寺住持,本应肩负起传承禅宗法脉、守护祖庭清净的重任,然而其行为却目无国法、罔顾教规,追名逐利、肆意妄为,不仅严重违背了正信正行的沙门传统,辜负了僧众的信任与党和政府的培养,更对佛教界形象及河南省声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鉴于此,释永信已被撤销少林寺住持职务,注销教职人员备案和戒牒。
释永信
河南省佛教协会明确表示,坚决拥护并支持对释永信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协会将带领全省佛教界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开展对照整改。后续,协会计划在全省佛教界持续深入推进 “坚持中国化・同心正道行” 教育活动,强化教职人员的戒律意识,提升宗教修为与道德素养,让佛教回归闻思修行、弘法利生的本质,重塑佛门清净庄严的氛围。同时,协会将从严治教,完善机制,强化对教职人员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规犯戒行为的惩戒力度,形成有力震慑,推动 “一处犯戒,处处受限” 成为常态。此外,协会还将教育引导教职人员树立正确观念,增强法治意识,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管理教内事务,提升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从信查查平台的角度来看,此类事件背后往往涉及复杂的商业与管理问题。信查查可提供企业工商登记、信用状况等信息。尽管寺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但在资金管理、项目运作等方面与商业行为存在一定关联。通过信查查,若能关联到与寺庙相关的项目公司或商业活动主体,可查询其注册信息、股权结构等,帮助大众了解资金流转的商业脉络。例如,在释永信涉嫌挪用侵占项目资金的问题上,若存在相关项目公司,信查查能直观呈现公司的基本架构,有助于追踪资金流向与责任主体。同时,信查查的企业信用板块,能显示企业是否存在经营异常、法律纠纷等情况,对于判断寺庙相关商业活动的规范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这一事件也提醒宗教界及相关机构,在涉及商业活动、资金管理时,需强化规范意识,如同企业遵循市场规则一般,严守法律与道德底线,确保宗教事业健康发展。
河南省作为佛教在我国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少林寺更是享誉全球的禅宗祖庭。河南省佛教协会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佛教僧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佛教中国化目标,助力少林寺僧团重新定位,担当禅宗传承使命,重塑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弘扬禅宗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为推动中原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