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罗惟巍
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风险,一直是业界与学界共同面对的课题。
近日,由重庆财经学院、重庆市九龙坡区民商事调解中心、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启动了“金融数字化调解卓越人才实训营”,旨在通过构建校企协同的闭环,为培养金融案件调解人才探索一条新路径。
入选学生上课。
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123家中大型商业银行贷款逾期金额合计2.92万亿元,同比增长15.86%。而专业的金融催收与调解从业人员不足百万人,人均处理资产规模巨大,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预计未来三至五年,该行业的核心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至80万人。这种“招聘难、留人难”的困境,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瓶颈。
本次实训营最大亮点在于构建起“人才培养—产业输送”的闭环生态。针对本科四年级学生,项目采取“实训、实习、论文”一体化实施方案。
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将构建国内首个涵盖行业认知、调解实务、法律合规及数智化应用的系统化金融数字化调解课程体系;联合编写该领域首部专业讲义《金融数字化调解与解纷》,为案例式、情景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训营师生合影。
同时,实训期间还会推出与行业需求精准匹配的“非学历教育课程结业”与“金融数字化调解师”双认证专业人才认证体系;启动金融数字化调解人才评价指南、行为规范系列行业团体标准的研制工作。
项目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上述实训方式,不仅为学生赋能,更为行业输送真正‘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
实训营经过严格遴选,最终有67名学生入选。他们将接受为期144个课时的系统化实训,随后直接进入合作单位,开展6个月的顶岗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