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孚能科技(688567.SH)披露公司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受到原材料价格下降、客户结构调整、产能爬坡等因素影响,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3亿元,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大幅减亏;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6亿元,现金流状况良好。
202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正加速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作为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孚能科技凭借技术革新与战略前瞻,在上半年经营改善,更在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反内卷促行业理性,技术型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同时政策密集出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技术型企业迎来发展机遇。工信部等部门密集出台《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锂离子电池编码规则》等政策,升级电池安全标准;2025年多部门联合“反内卷”,通过监测价格、抽检一致性、叫停高息高返金融模式、推行“60天账期”等措施,推动行业回归理性竞争。小鹏、理想等车企响应承诺账期不超过60天,缓解供应链资金压力。中银证券指出,规范竞争秩序将利好技术驱动型企业。
孚能科技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公司有望凭借SPS、固态电池等核心技术,在政策引导下迎来发展机遇。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9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84%,较上年同期增加1.81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新增专利申请80个,新增专利获得45个,累计专利申请805个,累计专利获得478个,公司技术实力雄厚。
孚能科技作为专注研发的创新企业,长期深耕三元动力电池领域,已成为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标杆企业。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公司积极拓展技术路线,推出SPS大软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系统。该产品通过材料体系优化、结构设计与生产工艺创新,实现了显著的降本增效,具备长续航、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等优势,适配纯电皮卡、轿车、SUV等多类车型。
目前孚能科技SPS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市场拓展成效显著,获得广汽、吉利、江铃等多家知名车企项目定点,并成功应用于纯电皮卡、轿车、SUV等多类知名品牌车型,充分验证了其在多维度市场、多材料路线和多样化车型上的超高适配性与强大竞争力。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领跑行业新赛道
固态电池因其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潜力,被视为动力电池下一阶段的核心方向。国家层面加速政策支持,2025年3月提出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推动产业化进程。2025年3月国家提出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以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发展进程,固态电池商业化逐步提速。
孚能科技前瞻布局,2024年底建成全固态电池小试线,完成多款产品测试;目前整体进度已从实验室迈向试生产阶段,预计2025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0.2GW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交付60A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除战略合作伙伴客户外,孚能科技作为全固态电池进度领先的企业,也获得了多家知名新能源车企的青睐,后续有望陆续送样,实现头部客户的率先卡位。同时根据客户反馈情况与公司战略规划,公司计划在2026 年将全固态电池产能进一步放大至 GWh 级别。
与此同时,公司在固态电池客户积累上已形成先发优势。早在2022年,孚能科技便率先实现半固态电池量产,服务美国头部 eVTOL 客户、国内头部飞行汽车客户、上海时的、零重力、吉利沃飞等,这些客户对电池性能要求高、技术壁垒深,与全固态电池的目标市场高度重合,具有协同效应,后续转化潜力巨大。此外,公司已向头部人形机器人、物流无人机企业送样全固态电池,为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提供高性能解决方案,进一步打开增量空间。
更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工控有望为孚能科技注入新动能,加速全球化布局。2025年,孚能科技通过国资整合迎来发展新契机。广州工控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在财务、研发、市场应用及全球化布局等多维度赋能。依托广州工控的资源网络,公司加速土耳其海外基地建设,深化与梅赛德斯奔驰等国际客户合作,提升在欧洲、中东、非洲市场的辐射能力。目前,合资公司Siro在土耳其的6GWh产线已完成产能爬坡,为海外业务拓展奠定基础。未来,孚能科技将进一步强化SPS产品的海外市场渗透,结合国际客户的本土化需求,提供定制化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巩固其国际化领先地位。
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规范发展的新起点,孚能科技以技术革新为核,以政策支持为翼,以国资赋能为基,正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随着SPS产品市场渗透加深、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投产、海外基地效能释放,公司有望在后续实现业绩与技术的双重突破,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升级贡献“孚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