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本是居民小憩的黄金时段,可是旧大路219号王女士家的宁静却被楼上李先生家剧烈的砸墙声与刺耳的电钻轰鸣声打破。多次上门提醒无果后,一场争执眼看就要升级。社区网格员小金迅速启动“流动议事平台”响应机制,一支由网格员、物业、议政代表组成的“调解小队”快速集结,将议事桌直接“搬”到矛盾现场,精准开展“上门议事”,力求“就地化解”。
近日,在该小区院内,一场“家门口”的调解紧锣密鼓地展开。网格员小金先稳住双方情绪,引导他们现场指认噪声影响最大的点位和时间。王女士倾诉了噪声导致老人失眠、孩子学习受干扰的苦楚;李先生则道出了工期压力和工人管理的难处。随后,网格员拿出《居住区装修管理规定》,明确告知李先生:“法定休息日、节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时至14时、18时至次日8时,禁止在已交付住宅内进行产生噪声的装修作业。装修虽合理,但必须兼顾邻里权益,尤其午休时段,更是多数居民的‘安静红线’。”李先生听后,意识到自己确实疏忽了规定,当场表示歉意并愿意调整。
议政代表小张随即发挥其紧密联系群众、善做思想工作的优势,从社区和谐公约和邻里互助传统出发,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他分享类似案例的化解经验,强调“远亲不如近邻”的情理,让原本紧绷的氛围渐渐缓和。
在“法规讲清边界、情理促进体谅、议政代表凝聚共识”的三维调解合力下,双方很快达成一致:李先生郑重承诺,所有施工将严格限定在工作日时段内进行,并主动避开午休;对于不可避免的短时噪声,会提前告知邻居。王女士认可该方案,同时也理解装修的不易:“只要严格避开休息时间,正常施工我们能包容,有特殊情况提前打个招呼就好。”这场持续约1小时的调解,最终在双方真诚的握手中圆满落幕。
围观邻居感慨道:“社区调解有法有理有温度,连议政代表都来了,把道理讲得透透的,咱们住着更安心了!”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建荣 包玉霞
下一篇:综述|美关税政策拖累日本多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