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亿美金交易的验证,38亿人民币定增的底气,约33亿港币IPO的冲锋,百利天恒正将其技术平台的“数据价值”,转化为“全球运营”的资本。
2025年秋季,百利天恒的资本运作正在以全球化节奏进入加速期。
9月18日,百利天恒宣布完成近38亿元人民币的A股定向增发,资金刚刚落袋;11月7日,百利天恒(2615.HK)在香港启动全球公开发售(IPO),并于11月17日正式上市,有望于上市当日即纳入港股通。
两个月内,连续进行两次大规模融资,这已不是一家公司对现金安全渴求的体现,而是公司实现远期目标的决心。
创始人朱义博士此前已多次公开宣告:“5年内,百利天恒要成为一家入门级MNC(全球跨国药企)”。
此次A+H的联动,是一次极其高效的资本运作,A股定增主要用于国内创新研发,H股IPO则剑指海外。

H股IPO是百利天恒成为MNC蓝图的关键拼图。
它提供的不仅是“弹药”,更是一个全球资本平台。在与BMS(百时美施贵宝)的84亿美元天价交易验证了其技术价值后,百利天恒正迅速将“技术势能”转化为“全球运营”的动能。
这家公司的资本故事,本质上是一个技术信心的故事。
H股IPO:锚定全球的资本配置
此次百利天恒全球发售863.43万股H股,发售价区间为每股347.5港元至389港元,集资净额区间在30.01-33.59-亿港元。
联席保荐人阵容豪华,包括高盛、摩根大通、中信证券。
基石投资者的名单,透露了更深层的信息,BMS赫然在列。
BMS的身份特殊——它不仅是百利天恒核心资产iza-bren的潜在84亿美元金额的合作伙伴,更在此刻成为公司的股权投资者。这种从“合作伙伴”到“股东”的转变,给资本市场释放了强烈的看多信号。
这传递了两个关键信息。
第一,BMS对iza-bren的合作高度确信。通过股权投资深度绑定利益,打消了市场对未来合作“退货”风险的疑虑。
第二,BMS的投资,是对百利天恒整个技术平台的认可。它在用真金白银押注,这个平台有能力产出下一个iza-bren。
百利天恒的资本战略是清晰的“A+H”联动。A股平台在2025年9月完成了约38亿人民币的定向增发,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巩固国内的创新药研发。H股平台在2025年11月启动IPO,这两个动作间隔不足两月,战略协同性极强。
进入港股市场,更市场化的定价,引入更多海外投资者,为百利天恒的全球临床试验和商业化铺路。与此同时,多市场上市也分散了对单一资本市场的依赖,为公司持续高投入的研发计划提供保障。
H股IPO是实现MNC目标的“加速器”,正在为百利天恒的全球化运营构建资本平台。港股多元投资者对医药股更为包容的背景下,此次IPO也被视作资本市场对百利天恒未来发展的助力。
Iza-bren,百亿美元分子的全球新基石
2023年底与BMS达成战略合作是百利天恒的转折点。
交易总额高达84亿美元,首付款8亿美元。这一数字刷新了当时全球ADC领域单药对外授权的总价纪录。
但这笔交易的价值,更在结构。
百利天恒保留了iza-bren(BL-B01D1)在美国的共同开发和共同商业化权益(co-co)。
百利天恒的目标是“入局”。
保留美国市场权益,意味着百利天恒将深度参与全球最核心、利润最丰厚市场的运营,这是成为真正MNC的必经之路。
支撑这一交易结构的是Iza-bren的数据。
Iza-bren是百利天恒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新概念(New concept)且唯一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EGFR×HER3双特异性抗体ADC。
在肺癌(NSCLC)领域,2025年9月的WCLC(世界肺癌大会)上,百利天恒公布的数据显示iza-bren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型NSCLC,实现了100%的客观缓解率(ORR)。
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潜力的临床数据。
在鼻咽癌(NPC)领域,iza-brenIII期试验(BL-B01D1-303)期中分析已在2025年7月达到主要终点。同年9月,该适应症已获中国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纳入优先审评。相关数据在2025年10月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以LBA(重磅摘要)口头报告形式进行了公布,相较于传统化疗实现疗效翻倍。如今,iza-bren的临床试验已覆盖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十余种肿瘤。
在2025年ESMO大会上,公司披露了海外泛实体瘤研究的最新结果:cORR为55%,mPFS达5.4个月。与国内早期临床数据相比,肿瘤获益(mPFS)保持一致,而应答率(cORR)进一步提升。
这项研究是首个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双抗ADC,在西方人群中完成的大样本、多瘤种试验。结果与东方人群数据高度吻合,再次印证了iza-bren的全球适应性与国际化实力。
Iza-bren的成功,是百利天恒技术平台价值的首次“全球公证”,这笔交易带来的84亿美元潜在现金流,为公司启动MNC战略提供了原始资本。
这笔现金流正在兑现。公司前期已收到由BMS支付的8亿美元不可退还且不可抵扣的首付款。2025年9月30日,随着全球II/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IZABRIGHT-Breast01的启动,百利天恒已达成里程碑,触发了第一笔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T-Bren,验证平台的可复制性
对于百利天恒,市场需要得到一个回答,Iza-bren是偶然的神来之笔,还是平台系统性输出的结果?
T-Bren (BL-M07D1) 提供了答案。
T-Bren是一款新型HER2 ADC,HER2是行业竞争最激烈的“红海”靶点。T-Bren的目标是在这个红海中,挑战“同类最佳”(Best-in-Class, BIC)。
它正在兑现这一潜力。
在胃癌(GC/GEJ)领域,T-Bren用于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已在2025年10月获得CDE的“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其在既往经治的HER2阳性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也已在2025年ESMO大会上公布。
T-Bren的数据,无论在HER2阳性还是低表达领域,均展现了全球顶级的竞争力。
如果说Iza-bren(FIC)的成功,证明了百利天恒平台的创新高度,那么T-Bren(BIC)的成功,则证明了其HIRE-ADC平台的工程化能力和产出稳定性。
投资者定价的不会只是一款药,这是一个被两大BIC/FIC资产验证过的“创新药平台”。
百利天恒的技术矩阵:MNC的持续动力
百利天恒的MNC愿景,建立在其独特的“中美双引擎”研发布局之上。
2014年在美国(西雅图)成立的SystImmune负责“从0到1”的源头创新,利用北美活跃的创新生态,专注新疗法和新管线发现。
中国(成都)负责“从1到100”的规模化开发,利用中国高效的临床资源和工程师红利,加速临床前和全球临床验证。
这种模式使其能以更优的成本结构,更快地推进管线。
在这一模式下,百利天恒公司已构建了三层技术平台矩阵。
第一梯队是ADC平台。以HIRE-ADC平台为核心,这是当前的现金牛和价值核心。已由iza-bren和T-Bren成功验证,目前有10种ADC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第二梯队是多抗平台。以GNC平台(多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为代表,这是未来的增长引擎,已有4款创新分子进入临床,均为“全球首创(FIC)”。
第三梯队是核药平台。以HIRE-ARC平台(抗体-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为储备,首款新药BL-ARC001已在2025年9月获IND批准。
百利天恒的战略视野清晰,ADC平台负责产生当前价值和现金流,GNC平台和ARC平台确保了公司未来5到10年的创新迭代能力。
H股IPO的融资,正是为了全面加速这三层梯队的全球化进程。
朱义的“五年之约”与MNC路径图
62岁的朱义博士,是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官,是百利天恒战略的绝对核心。
对百利天恒,他目标明确:“5年内成为MNC” 。
这种意志体现在BMS交易的谈判中。
从谈判桌到研发一线再到资本运作,百利天恒管理层展现出卓越执行力,这种“敢于梭哈”的自信,都来源于对自家平台产品的绝对信心。
百利天恒的H股IPO,是一家准MNC为扩张而进行的全球资源重组与战略延伸动作。
自此,百利天恒的MNC路径图已经清晰。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