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辰储能再次启动港股IPO
创始人
2025-10-28 17:22:44
0

10月27日,据港交所披露,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辰储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农银国际、中银国际。

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福建厦门,是一家专注于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新能源科技公司。其核心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及系统,覆盖电源侧、电网侧、工商业及居民家庭等全场景应用。截至2024年,海辰储能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市场份额为11%,是全球唯一专注储能领域且出货量达GWh级别的企业。

海辰储能的生产基地分布于厦门、重庆及海外,并在山东菏泽、美国得克萨斯州建设新基地。产品已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电力储能出货量升至全球第二,出货量达30GWh,同比增长252.9%。

招股书显示,在2022年至2025年前6个月,海辰储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15亿元、102.02亿元、129.17亿元和69.71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7.77亿元、-19.75亿元、2.88亿元和2.13亿元。

与“宁王”专利诉讼正焦灼

海辰储能的上市征程有点曲折。记者注意到,继2023年“借壳上市”失败后,今年3月25日,海辰储能就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书,到9月25日招股书失效。此次是该公司第三次尝试上市!

在港股IPO关键的聆讯期,海辰储能与宁德时代的专利诉讼案件备受业内关注,双方的专利诉讼纠纷主要涉及587Ah电芯技术及商业秘密侵权问题。今年4月和6月,两家公司分别推出同类技术产品,而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被视为下一代储能电池的核心规格。对此,宁德时代多次发起针对海辰储能公司的专利诉讼。

具体来看,自2023年起,宁德时代就多次对海辰储能发起阻击,其中三项为专利诉讼。最初双方的诉讼围绕高级人才流动。2023年9月,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董事长吴祖钰违反竞业协议,最终海辰储能支付100万元违约金。2023年11月,宁德时代以违反竞业协议为由,起诉前员工张敏。

今年4月,海辰储能率先发布587Ah储能电池及搭载该款电池的储能系统,并联合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定义587Ah电池的尺寸标准。两个月后,宁德时代宣布量产交付下一代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587Ah电芯。双方的“口水战”变得更加激烈。

2025年6月,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对海辰储能、海辰储能创始人吴祖钰、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厦门诚博旺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等提起诉讼,指控海辰储能在电芯技术专利或电芯参数方面与宁德时代存在高度重叠,索赔1.5亿元。

2025年7月,宁德时代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向厦门警方报案,导致前员工冯登科被采取强制措施。冯登科曾任宁德时代设备工程师,后加入海辰储能负责工程部,被指涉嫌窃取复合集流体技术并转移至海辰储能。

截至2025年10月,上述诉讼仍在审理中,且刑事案件与民事诉讼交织。海辰储能方面尚未公开回应具体争议细节,但否认技术侵权指控。

据海辰储能港股上市招股书披露,公司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的演进趋势,发布了专为大容量储能而生的587Ah储能电池。该招股书还表示,公司是行业内首批把280Ah储能电池产品用于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也是首批量产314Ah储能电池并应用于海外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

多轮融资累计达80亿

根据招股书,海辰储能成立以来获得过多轮融资,累计募资80亿元。其中,2020年11月到2021年5月获得6.83亿元A轮融资;2021年12月获得7.4亿元A+轮融资;2022年10月获得20.01亿元B轮融资;2023年6月获得45.75亿元C轮融资。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海辰储能以250亿元的估值排名第270位。

这家公司的快速崛起,源于背后投资阵容的强大。不仅有盛新锂能、贝特瑞、迈为股份等新能源领域的上市公司,还有经纬创投、朝希资本、鼎晖百孚、深投控、日初资本等知名创投机构,以及农银国际、招银国际、中银投资等实力雄厚的国有金融资本。由此可见,上市成功与否,关乎多方利益。

海外市场开拓成新动力

此外,这家公司急于上市,也因财务状况不佳。2024年,虽然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2.59亿元,实际上是依赖4.14亿元政府补助才实现了扭亏为盈。若剔除这部分非经常性收益,海辰储能实际仍处于亏损状态。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海辰储能累计净亏损达34.27亿元,其中2022年亏损17.77亿元,2023年亏损19.75亿元。此外,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负债率高达73%,且应收账款高企。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海辰储能的应收款项(扣除减值亏损准备)从2.23亿元增长至80.09亿元,占营收的比重由约6.1%增长至64.2%。这意味着,2024年,海辰储能每100元的营收中,有64元是“客户赊账”。

当前全球储能行业发展机遇来临,海辰储能需要抓住机遇,投入资金,进行业务拓展。然而,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欧美市场的地缘政治风险也在加剧。该公司要想加速国际化布局和优化供应链,就要借助上市资本来巩固行业地位。

以储能电池业务为例,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海辰储能曾采取激进低价策略,使储能电池均价从2022年的0.8元/Wh暴跌至2024年的0.3元/Wh,降幅达62.5%。这直接导致其核心的储能电池业务毛利率仅剩9%,远不及宁德时代22.94%、亿纬锂能16.19%的水平。

海外市场方面,在国内行业内卷背景下,利润空间被压缩,海辰储能将未来的增长希望寄托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其海外收入从1.01亿元暴增至37亿元,占营收比重近三成,且海外业务的毛利率高达42.3%。不过,美国市场的《通胀削减法案》关税压力下,海辰储能必须尽快布局海外本土市场产能,这就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

记者 王丽颖

文字编辑 张俊才

版面编辑 佘诗婕

—— / 好文推荐 / ——

                    • 美国政府停摆背后:员工被迫休假、无薪上班

                    • 东南亚旅游业重燃动力

                    • 千亿公募总经理离任

                    • 阿维塔06自燃连烧7车

                    • 蒙牛被判不正当竞争

                    • 蔚来智驾一年出走6位高管

                    • 闻泰科技突遭“黑天鹅”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外媒爆料:匈牙利拟联合捷克和斯...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当地时间28日报道,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一名高级...
                    干细胞疗法开发企业Pollon... 钛媒体App 10月28日消息,据报道,干细胞疗法开发企业Pollon Life据悉已经以保密方式申...
                    SharpLink 拟在 Li...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吴说) 吴说获悉,SharpLink 宣布与 Consensys 启动合作,...
                    国务院:金融市场顶住高强度外部... 据中国人民银行10月28日消息,在10月26日的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中国...
                    ETF总规模达5.75万亿元 大量资金借道ETF入市,据Choice测算,截至10月27日,ETF总规模达5.75万亿元,共有12...
                    ETF主力榜 | 芯片ETF(... 2025年10月28日,芯片ETF(159995.SZ)收跌0.90%,主力资金(单笔成交额100万...
                    报道:Uber加码中国robo... 在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角逐“港股Robotaxi第一股”名号之时,打车软件Uber正在“两头下注”。 ...
                    央行行长潘功胜:落实落细适度宽... 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在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作国...
                    原创 3... 在国际关系的复杂迷雾中,10月27日德国外长瓦德富尔的外交风波可谓一剂强烈的“警示剂”,让我们看到了...
                    美航母摔飞机是“电磁攻击”?中... 10月26日,美国海军在南海摔了两架飞机。下午2时45分左右,一架隶属于第73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的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