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雷达|去年产能利用率下滑,销售费用高企 海圣医疗募投项目、盈利持续性受关注
创始人
2025-10-21 15:06:33
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靳恩琦

10月20日,浙江海圣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圣医疗”)在北交所披露了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文件。北交所此前重点聚焦期后业绩增长合理性及持续性、销售费用真实性、募集资金规模的合理性等多项关键问题。

资料显示,海圣医疗主营业务为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产品涵盖麻醉类、监护类和手术护理类耗材,公司于2025年5月29日获得北交所IPO受理,计划募资3.7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产能利用率下滑

募投项目合理性被问询

海圣医疗本次拟募集资金37,042.54万元,分别用于麻醉监护急救系列医疗器械升级扩产及自动化、研发检测中心以及营销服务基地建设三个项目。然而2024年公司主营监护类、麻醉类、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产能利用率、产销率均存在下滑情形。

对此,北交所要求海圣医疗结合报告期内新增产能消化及经营业绩变动情况,说明项目投产产生效益的具体测算依据及其合理性,以及本次扩产的合理性。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海圣医疗监护类医疗器械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4.78%、97.46%、91.08%、99.00%;麻醉类医疗器械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4.99%、97.62%、95.53%、95.58%;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1.97%、97.42%、92.79%、93.33%。

海圣医疗表示,2023年公司监护类、麻醉类、手术及护理类产品整体产能利用率达97.54%,2024年公司为应对增加的下游市场需求并预留一定产能空间考虑,已购置部分注塑设备、挤出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组装设备,同时新增招聘了一定数量的生产人员,使得公司监护类、麻醉类、手术及护理类产品合计产能较2023年新增434.91万套,从而导致2024年产能利用率存在一定下滑。

2025年上半年,公司监护类、麻醉类、手术及护理类医疗器械产能利用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新增产能快速得到有效消化。

海圣医疗认为,随着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带来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公司总体经营规模将会持续上升,将覆盖募投项目折旧及摊销的影响。本次扩产项目达产年净利润规模预计达到4,924.46万元,预计效益情况良好。

集采政策冲击业绩

增长持续性生疑

报告期内,海圣医疗已有部分产品纳入浙江、湖南、河北等多地集采。报告期各期集采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030.03万元、3,488.26万元、4,688.72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1.34%、11.43%、15.45%。

虽然目前暂未受国家级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影响,但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集采政策对中标产品销量、毛利率、销售模式等的实际影响;未中标集采项目对市场份额的影响;未来更多产品纳入集采的可能性及业绩下滑风险。

海圣医疗表示,目前医疗器械行业内公司对于集采政策对行业及其自身的中标产品销量、售价、成本、毛利额、毛利率、销售模式、销售费用、市场份额等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与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整体均处于趋于平稳或减弱趋势。

同行业公司均认为集采虽会造成产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降的情况,但通过集采的“以价换量”,整体提升了终端整体支付能力,并带动使用量水平的稳定、可预期的提升。

海圣医疗还称,目前已实施集中带量采购的医用耗材中,涉及公司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对应的收入规模及占比较小;同时,相关麻醉监护等低值医用耗材整体单价相对较低,对医保控费等的影响较小,预计短期内相关政策大范围实施的可能性较低,对公司的影响较为有限。

事实上,海圣医疗2024年收入与扣非净利润出现双双下滑,其中收入同比下降0.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41%,主要系监护类耗材、手术及护理类耗材收入下降,华东、华南、华中、东北等区域销售收入下降。

2025年上半年海圣医疗收入15,563.06万元、同比上涨22.56%,扣非归母净利润3,463.85万元、同比上涨24%。不过北交所仍关注到业绩增长合理性及持续性,要求公司说明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及原因,导致公司2024年业绩下滑的因素是否已经消除等。

对于上半年业绩增长,海圣医疗提到多个原因,包括持续深入创新研究新技术、新产品,为市场增长注入新动能;加强境内市场开拓,巩固境内市场增长基本盘;持续开拓境外市场,深化与境外主要客户、老客户合作。

2025年上半年,海圣医疗经营情况良好,境内外收入均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影响公司2024年业绩出现波动的不利因素正逐步消除,预计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不存在出现持续大幅下滑的可能性。

销售费用高企

是否涉嫌“隐藏”支出?

根据申请文件及问询回复,海圣医疗各期销售费用率分别为9.48%、9.91%和10.76%,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超六成,各期销售人员数量分别为89人、85人、100人,销售人员占比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人员人均薪酬分别为18.44万元、23.47万元、19.71万元,销售人员人均创收300.81万元、359.86万元、303.73万元。

北交所要求海圣医疗说明销售费用与业务规模的匹配性;披露销售人员薪酬结构,高于可比公司及当地平均薪酬的合理性;销售人员人均报销金额及合理性,说明是否存在通过销售人员进行商业贿赂、代垫费用、资金体外循环等情况。

海圣医疗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深耕麻醉和监护医用耗材的研发和制造,是我国较早从事麻醉和监护类医用耗材研发制造的科技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之一,也是该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作为医疗器械行业内的相关企业,相关销售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学术背景以及相关专业从业经历,因此报告期内,发行人销售人员薪酬高于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具有合理性。

海圣医疗为开拓市场,销售人员出差较为频繁,销售人员差旅费由个人先垫付再报销。报告期内,公司人均报销金额呈上升趋势,主要系随着业务规模扩张,销售人员出差的地域范围更加广泛、出差频率提高。公司人均报销金额处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综上,公司销售人员人均报销金额具备合理性,不存在通过销售人员进行商业贿赂或代垫费用、资金体外循环等情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金添动漫赴港IPO:变现IP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0月21日讯(记者 徐晓春)10月20日,借大热IP之势销售零食的广东...
IPO市场掀起“科技浪”:“国... 近期,A股IPO市场俨然掀起一轮“科技浪”。 本周五,国产GPU新锐企业沐曦股份的IPO申请即将上会...
机构称短期波动不改港股四季度牛... 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中证港股通中国100指数均上涨0.8%。 国泰海通...
港股医药板块震荡蓄势,恒生创新... 今日,港股医药板块震荡蓄势,截至收盘,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0.04%,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
4只中证小盘500指数ETF成... 统计显示,中证小盘500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44.65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10.94亿元,环...
Tether 宣布其稳定币 U...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吴说) Tether 宣布其稳定币 USDT 用户数突破 5 亿,总供应量接...
科创债ETF鹏华(551030... 截至2025年10月21日 15:00,科创债ETF鹏华(551030)小幅回调,盘中成交额13.2...
产业催化密集期来临,借道易方达... 近日,港A两市人形机器人板块集体走强,优必选月内再签超1.5亿元订单、三花智控上调回购价至60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