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亏掉30亿!国产GPU龙头沐曦IPO,盈利最早要等明年
创始人
2025-10-21 11:44:41
0

国内GPU(图形处理器)芯片领域头部企业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沐曦股份)IPO(首次公开募股)进程正持续推进。

据上交所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于10月24日召开2025年第46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沐曦股份的上市申请。

10月2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沐曦概念大面积上涨,受到资本市场关注,超讯通信、友发集团、七匹狼涨停,中科蓝讯、中山公用涨超5%。

招股书显示,沐曦股份拟募资39.04亿元。从股东看,背后红杉资本、经纬创投等明星资本云集。其自主可控的全栈GPU正成为“国产替代”浪潮中的关键样本。当前,资本正密集布局国产GPU产业链,叠加互联网大厂算力投入激增与国产替代加速,行业正从 “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应用”,逐步打破海外垄断格局。

拟募资39.04亿,最早或于2026年达到盈亏平衡

财务数据显示,沐曦股份在报告期内尚未实现盈利,但在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一度飙升,分别为42.64万元、5302.12万元、7.4亿元和3.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8亿元、-8.7亿元、-14亿元和-2.3亿元。

据沐曦股份给出的前瞻测算,公司最早或于2026年达到盈亏平衡。

沐曦股份计划发行不超过4010万股A股普通股,拟募集资金39.04亿元。其中,24.59亿元将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4.53亿元将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9.91亿元将用于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

招股书显示,公司核心收入来源于曦云C500系列、曦思N100系列GPU板卡及配套软件服务,其中曦云C500作为对标英伟达A100/A800的主力产品,贡献了超过70%的营收。订单储备方面,截至2025年9月5日,沐曦股份在手订单金额达14.30亿元,主要客户包括超讯通信、新华三、汇天网络等企业。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具有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特征,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是各公司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据招股书,沐曦股份目前的技术成果包括8项硬件设计核心技术以及6项软件开发核心技术,相关技术深度应用于公司的GPU芯片产品。截至报告期末沐曦股份已取得境内授权专利共计255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245项。此外,部分产品和技术正处于持续研发阶段。

在9月22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总结中国证监会近五年工作时指出,融资端改革持续深化,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出“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举措,已有3家未盈利的科创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这一系列制度优化,实质上提升了国内资本市场对硬科技“高研发、长周期”的包容度与资源配置效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多方获悉,作为国产GPU芯片领域的头部企业,沐曦股份是上述政策导向下的受益者之一。此前,同样走上“绿色通道”的摩尔线程已快速过会。

明星资本云集,资本重塑国产GPU产业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招股书发现,在上市前,沐曦股份已吸引了红杉资本、经纬创投、葛卫东等明星资本及投资人。此外,其股东名单中还包括中山公用、中科蓝讯等产业资本——中山公用通过新能源产业基金对沐曦股份进行了早期投资,持有沐曦股份239.55万股,占其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的0.67%;中科蓝讯持有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85.43万股,占其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的0.24%。

资本的密集布局正在重塑国产GPU产业链。

在芯片设计环节,国产GPU企业成为资本聚焦的核心。除了沐曦集成电路冲刺科创板募资39亿元、摩尔线程计划募资超120亿元外,天数智芯、壁仞科技等企业也在近两年完成多轮融资,单轮融资规模普遍超过10亿元。资本的注入直接转化为研发“燃料”,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00%,在智算、渲染等场景的性能逐步逼近国际主流产品。

产业链协同环节的资本动作同样频繁。一方面,制造端企业主动参股设计公司,如和而泰作为摩尔线程的核心代工厂,不仅承担生产任务,还通过直接持股深度绑定合作;中芯国际、通富微电等企业也通过专项产线投入,为国产GPU提供晶圆代工等。另一方面,设备与材料企业加速配套,北方华创的刻蚀设备、雅克科技的核心材料等,均通过资本合作或订单绑定进入国产GPU供应链。

大厂加大投入,国产替代加速渗透

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硬件,GPU的需求随算力投入水涨船高——此前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始于2025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过去十年总和;字节跳动、腾讯等互联网大厂也同步加大算力领域投入,行业对GPU的需求持续旺盛,进一步推动了资本对国产GPU产业链的布局与扶持。

全球知名信息咨询公司IDC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达221亿美元,其中GPU服务器占比69%,主导算力供给;预计到2029年,这一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

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全球范围来看,行业已经基本形成了由英伟达和AMD(超威半导体)组成的寡头垄断格局。国内市场方面,受益于国产替代政策推动,我国本土品牌人工智能芯片的市场渗透率已呈显著上升趋势。

按不同技术路径划分,除沐曦股份外,国内本土品牌人工智能芯片市场主要参与者还包括以海光信息、天数智芯、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为代表的通用型计算架构(GPU)芯片设计企业,和以华为海思、寒武纪、昆仑芯、燧原科技等为代表的专用型计算架构(ASIC/DSA)芯片设计企业。

招股书披露,目前沐曦股份业务覆盖硬件架构、软件生态、场景应用:在硬件端,7nm制程的曦云C500支持多芯片高速互联构建千卡级计算集群,曾支撑北京智源研究院完成千亿参数MoE大模型预训练;软件端,自主研发的MXMACA®软件栈兼容CUDA(统一计算设备架构)生态;场景端则覆盖智算中心、智慧城市、云游戏等领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平安中证新材料主题ETF基金经... 10月21日,平安中证新材料主题ETF(516890)发布公告,宣布基金经理变更的相关信息。新任基金...
行业ETF风向标丨香港证券ET... 今日上午,香港证券ETF(513090)再度放量大涨,其半日成交金额高达158.04亿元;恒生科技E...
ETF融资榜 | 机器人ETF... 2025年10月20日,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SZ)收涨2.04%,成交4.97亿元。获...
积极拥抱互联网科技及新兴消费两... 10月21日,昨日大幅反弹的港股三大指数继续高开,恒指涨1.17%重上26000点上方,国指涨1.3...
权重股B站、快手大涨,“AI应... OpenAI收紧Sora监管。当地时间周一(10月20日),人工智能(AI)研究公司OpenAI发布...
AI浪不停——通信ETF大涨点... 一、市场表现 市场早盘震荡反弹,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15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15亿。截至午...
精实测控陷“生死局”:2025... 近期,珠海精实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精实测控”)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港交所IPO上市。 笔者注...
Upbit 将上线 SynFu...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吴说) 吴说获悉,韩国第一大加密交易所 Upbit 将上线 SynFutur...
ETF融资榜 | 创业板ETF... 2025年10月20日,创业板ETF(159915.SZ)收涨1.92%,成交46.43亿元。获融资...
消息称海尔探索推动工业互联网平... IT之家 10 月 21 日消息,彭博社今日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海尔正就其工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