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徐风
近期,企查查向上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向A股主板发起冲击。作为商业查询类龙头,企查查盈利能力表现抢眼,上市或许并非难题,但对个人业务过于依赖、同质化竞争及合规管理问题,才是未来需要关注的焦点。
【现金流充沛,毛利率超90%】
自启信宝母公司合合信息2024年登陆科创板后,又一家“查查”类企业要冲击上市了。
企查查成立于2014年,三位联合创始人陈德强、杨京和施阳曾是苏州本地一家IT公司的软件工程师,创业最初原本是基于对运动的热爱打造了一款体育场馆租赁工具,以解决寻找场馆时的信息差问题。
在取得初步成功后,彼时正值商业数据放开的政策东风,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施行,次年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线运行。创始人团队敏锐察觉到了市场机遇,便创立了企查查。
企查查在成立至今的11年间快速崛起,离不开苏州本地工业园区以及多个创投机构的融资加持,尤其是早期苏州工业园区200万元的“雪中送炭”。
自2015年起,企查查共经历了8轮融资,包括燧石资本、苏州高新创投、万得投资、兴富资本等多家实力机构。截至2023年10月最后一轮融资估值已经接近百亿,并于当年底启动了上市辅导。
剖析企查查的上市动因,并非基于现金压力。招股书显示,早在2023年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5.49亿和4.14亿,到2025年上半年则变为1.21亿和15.95亿。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用作结构性存款和理财,账上货币资金的明显减少也或部分划入该项目,从而更好地解释项目资产的暴增。
在现金流充沛的情况下企查查仍计划募资15亿,用于产品研发、数据库升级等项目。其上市除了借助资本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外,此前投资机构实现上市退出也是重要因素。
从业绩上来看,近年来企查查维持着较快的增长步调。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18亿、6.18亿、7.08亿,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6.89%,归母净利润为1.9亿、2.59亿和3.17亿,复合增速达29.17%。
企查查的盈利能力也十分可观,2025年上半年高达90.74%的毛利率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也是屈指可数,能直接比肩高端白酒,同期贵州茅台毛利率为91.3%。
当前商业数据查询行业的市场格局基本稳定,但多年来同质化问题仍挥之难去。
【同质化困局亟待突破】
国内商业数据查询市场在经历了近些年的竞争洗牌后,“三查一宝”的市场格局已定,但同质化难题正成为业内玩家业绩增长的拦路虎。
据灼识咨询与QuestMobile数据,2023年企查查以28.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仅次于天眼查的42.3%,爱企查与启信宝则分别为18.5%、10.5%。
招股书显示,近些年来国内商业数据市场规模增长较快,由2018年的168亿增长至2023年的501亿,复合增长率为24.4%。此后增速有所下降,预计到2028年增速为18.1%,依然不算慢。
然而,从行业可比公司的财报可以看出,业绩已经出现了放缓迹象。
以合合信息为例,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虽然实现了22.51%的增速,但净利润增长却由2024年的23.93%下降到了6.63%。
同时,企查查在招股书中并没有给出上半年具体的业绩增幅,但近年来也逐年放缓,营收增速已经从2023年的19.31%下降至次年的14.56%。
业内玩家的业绩放缓,一方面与行业激烈竞争不无关系,从两家费用开支就可以窥知一二。其中合合信息的销售费率一直处于较高位置,上半年更是达到了30.9%,创出了近年来阶段新高。企查查虽然相对较低且处在下降趋势,但仍然在15%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三查一宝”极其相似的业务模式使得同质化竞争越发严重。
以企查查和天眼查官网页面对比来看,两者主要以爬取公开数据为主,面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工商信息、知识产权、司法信用等信息服务。两者的收费项目也高度相似,主要包括个人和企业两大类,具体分为VIP和SVIP两种。
在收费价格上两家略有差别,其中个人服务差距不大,企查查VIP会员略高于天眼查,SVIP价格相同。企业版的差距较为明显,企查查的SVIP价格低于天眼查,比如3年期SVIP为2880元,天眼查则为3288元。
企查查企业版定价低于天眼查,也反映出其希望进一步打开企业业务的市场空间。
目前,企查查的主营业务包括个人会员类产品、企查查专业版和数据接口三大类,上半年个人业务占比达84.21%,但针对企事业单位的企查查专业版和数据接口合计占比仅14.45%,显示出其对个人业务过于依赖的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行业激烈的竞争不只是停留在几家头部企业之间,还有为拉动用户和日活提供免费信息查询的APP,很大程度上分流了行业的付费市场。就比如早期的爱企查,以及当下的企知道和同花顺旗下快查等。
与此同时,合规管理也是企查查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合规风险是潜在隐忧】
鉴于商业查询行业对公开数据索取的特性,企业的合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用户信息保护及服务方面。近期企查查就因为业务违规被处罚。
10月9日,企查查因违反征信业务管理规定被监管层处以罚款1万元,时任业务主管魏某莉也被罚款300元。
虽然处罚金额不大,但当下正值企查查冲刺IPO的关键时期,或对上市进程产生影响。
另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企查查的投诉超过了2700条,涉及诱导消费、自动续费、售后退款难等多个话题。
据快查APP显示,近年来企查查因名誉权、网络侵权、买卖合同纠纷等涉及多起诉讼,包括近800条立案信息和超690件司法案件。
对于合规管理企查查也进行了揭示,在业务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知识产权纠纷、数据安全事故、内控和诉讼风险。
招股书还提到,虽然企查查不断完善数据清洗规则和算法,但难以确保所有数据的准确性,若未来因数据匹配、展示有误导致公司新增重大诉讼纠纷案件,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行业相似的业务模式,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也是构建商业壁垒的重要因素之一,招股书中也提到了产品研发和功能迭代的创新风险。
从行业来看,随着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的公布,挖掘和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成为未来目标。并且在AI大数据时代下,商业数据查询行业可以说正处在红利期,但由于业内玩家同质化的商业模式并非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为打造差异化,企查查将企业方向作为突破口,比如推出了招标查查、建筑查查、企查查专业版等SaaS类生态产品,在金融领域上线了企查查金融版,推出了全球首款商查大模型“知彼阿尔法”等。
出海也是企查查的发展战略之一,但业务起步较晚,招股书显示2024年才开始开拓少量境外业务,目前收入占比尚不足1%。总体来看无论是出海还是其他生态场景构建均无法替代传统的个人会员业务。
企查查作为业内龙头,当下比上市更该焦虑的是同质化破局问题。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当个人业务渐成为红海,企业方向才是差异化突破口,而在这条路上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