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一分钟要花8元、回一条消息0.4元、连关注都要充值——这家靠“直播相亲”起家的交友软件“伊对”母公司米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米连科技”),正在冲刺港股IPO。
“诱导消费”还是追求真爱?
进入交友软件“伊对”APP后,会有红娘开视频面对面和你聊天,为你精挑细选择偶。
与线下婚恋介绍所从开始就要付费不同,“伊对”里的红娘牵线不要钱,两位用户被拉入视频直播后,红娘开始招呼二位,但只要想关注另一半嘉宾,就需要充值赠送礼物。
《财中社》以个人身份进入“伊对”直播间后,添加直播间其他嘉宾,需要付费54朵玫瑰折合人民币约8元钱(7玫瑰=1元),而进一步选择嘉宾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均需要花费35玫瑰/分钟,即通话费用5元钱/分钟。
不仅打电话要付费,打字回复也需充值。如果遇到更理想的嘉宾,回复每条消息付费0.4元/条。
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反映,6个月在伊对APP上花费了14万元。今年3月下载伊对后,消费者选择和多位女嘉宾聊天,按照该消费者所述,在APP上每分钟聊天收费12元,即一小时付费720元。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伊对类似的投诉有1061条, 而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上近一年来有102条投诉。
除此之外,按月付费会员是伊对巩固留存率的主力。按照招股书,平均月付费用户有120万名,基本每10个注册用户中就有1名选择付费(付费用户转化率12.3%)《财中社》观察到,自己刚注册的账号就有10个关注量,68个最近访客,但是点击查看“谁来看过我”/“谁关注我”均需要充值会员30元/月。
另外,该软件也存在色情隐患。一旦脱离红娘直播间,聊天页面随机推荐的部分用户可以熟门熟路地发表防屏蔽文字,仍然存在私下的金钱与色情交易。
直播打赏是主力:恋爱送礼,红娘分成
与陌陌、探探不同,米连科技的营收高度依赖虚拟礼物分成,占比接近100%。而促使用户消费的秘密在于招股书介绍的旗下APP“伊对”18万红娘。
伊对庞大的“红娘”队伍之中不乏男“红娘”,他们自称“月老”。在直播间排行榜上,有一名戴着墨镜的潇洒男性月老,其2239名粉丝团“单身团”成员多为年龄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
不仅如此,伊对的相亲直播间同样有类似红娘PK机制,当两家相亲直播间相互PK时,正在相亲的用户需要打投礼物获取人气,以赢得PK胜利,以吸引倾心的另一半注意,而胜者方即登上人气对抗排行榜。
米连科技招股书中,伊对的“红娘”被称为主持人,他们既是相亲双方的缓和剂,也会引导用户为讨心爱之人欢心而打投礼物。有消费者向《财中社》反映,在视频相亲过程中,红娘引导他给心仪女孩刷了18000元礼物,直播结束后,女孩并未互换手机号,反而冰冷离开。
单场18000元的陪聊后,是消费者不断的维权路。
伊对负责牵线搭桥的“红娘”同样是用户。用户可以选择申请红娘身份,进而升级为APP主播,创建直播间为观众牵线。一旦红娘的直播间中两名用户相亲成功,红娘可以收取牵线费用,而红娘更多的收入,其实是来自直播间的礼物打赏。这一点在招股书中得以印证:公司收入近100%都来自用户购买虚拟物品及互动功能的增值服务费。
根据米连科技招股书,截至2025年6月,红娘收入分成比例在20%-52%。而按照规则,只要在直播间内的打投花费,平台和红娘均能拿到收入。2025年上半年,红娘拿到收入分成有8.8亿元。
在红娘们的“辛勤工作”之下,米连科技近年来收入突飞猛进。2023-2024年,米连科技收入分别为10.3亿元、23.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81万元、1.5亿元,经调整利润分别为4254万元、2.1亿元。
米连科技IPO前夕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更是翻倍增长。上半年公司收入19.2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0.3亿元相比几乎翻倍;净利润则实现2.6亿元,与上年同期的4436万元相比增长数倍;毛利率也从2023年的43.3%增长至49.5%。根据灼识咨询,以2025年上半年收入计算,伊对在中国同行业在线情感社交平台排名第一。
相比较而言, 社交平台行业巨头探探、陌陌的母公司挚文集团(MOMO)2025年上半年收入51.4亿元,同比下降2.1%。
支撑用户留存的,自然是伊对的18万名“红娘”。招股书显示,伊对在2025年上半年贡献了米连科技近八成收入。
伊对月活用户平均使用8小时,七日留存率72.1%,即每10名新用户就有7名留下来。该留存指标在中国在线情感社交行业排名第一。
米连科技的付费用户正在上涨,从2022年的45万增至2025年达到120万。而陌陌付费用户从2024年上半年末的720万腰斩至仅剩如今的3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