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对手如约而至。
鸣鸣很忙递交招股书不到半年,“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也开启IPO进程,计划“A+H”双重上市。但更让人关注的是,这家成立14年的公司背后,掌舵者是一位90后二代。
三个月前,万辰集团创始人、原董事长王健坤宣布辞职,把公司交到儿子王泽宁手中。在此之前,王健坤已经逐渐淡出公司管理,王泽宁带着万辰集团做了不少年轻化变革。
在外界眼中,这位年轻二代兼具海外教育背景,对资本化路径有着更大的接受度,同时也对年轻消费者洞察颇深。这些正是当下二代接班人的集体画像。
一位90后二代掌舵
零食大王崛起
尽管行业兴起短暂,但中国量贩零食已经形成了“南很忙,北万辰”的格局。南方巨头鸣鸣很忙来自江西和湖南两个零食小店,与之二分天下的万辰集团则是从一捧金针菇起家。
1968年,王健坤出生于福建漳州,2011年在家乡创办含羞草生物,即万辰集团前身。从一颗金针菇种起,万辰集团逐渐发展成一个集食用菌研发、种植、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企业,业界少有人知,正是这家企业把金针菇带进了零食市场。
直到2021年,王健坤带领万辰集团赴深交所IPO,成为“食用菌第一股”。然而,上市之后并非一帆风顺,随着食用菌行业竞争加剧,万辰集团急需寻找下一个增长点。
彼时,量贩零食正在崛起,并凭借性价比迅速扩张,王健坤的妻子林该春曾在2007年创办一家叫“零食工坊”的连锁品牌,门店一度超过300家,这给了他一个新思路。
2022年,万辰集团先买下零食工坊部分资产并推出品牌“陆小馋”,以此进军量贩零食市场。紧接着,夫妇俩迅速与好想来、来优品两大量贩零食品牌取得合作,短短一年就成功入局。
来到2023年,万辰集团又将连锁品牌吖嘀吖嘀、老婆大人收入囊中,随后宣布将旗下四大品牌合并命名为“好想来”。这一年,原有股票简称“万辰生物”变更为“万辰集团”,万辰成为全国量贩零食零售行业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
可以说,万辰集团的零食业务是在一轮轮并购中转型而来。此后,公司提出0元加盟,迅速俘获一批加盟商,到了2024年底,万辰集团的门店数量超14000家,与合并不久的鸣鸣很忙不相上下,逐渐形成“南北格局”。
这一系列堪称精彩的并购转型,一位90后二代已经悄然参与。
王健坤之子王泽宁1993年出生,23岁时拿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学士,26岁取得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从招股书等公告来看,王泽宁2015年就已经在万辰集团担任董事职位,完成学业后逐步开始接管公司业务。
2015年,王健坤首次为儿子铺路,王泽宁、王丽卿、陈文柱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形成对公司的共同控制关系,其中王丽卿、陈文柱分别与王泽宁为姑侄和表叔侄关系。一段时间里,王健坤几乎不参加公司管理的相关会议,王泽宁得到了充分发挥。
这是一位年轻的改革者。在好想来合作商大会上,王泽宁放下豪言:量贩零食仅仅只是万辰零售的第一枪,好想来仅仅是万辰集团孵化渠道品牌的起点。
直到今年7月,《一致行动协议》到期,王健坤宣布退场,王泽宁在管理层调整中被任命为新的总经理,开始掌舵父亲产业。
15000家零食店,年卖300亿
在招股书中,万辰集团将自己定义为一家规模零食饮料零售企业,集团旗下共有好想来、老婆大人两个品牌。其中,“好想来”由多个品牌整合而来,被放在了核心位置。
2023年至2024年,万辰集团总GMV同比增长282%,好想来贡献最大。截至2025年6月末,万辰集团在全国范围内运营的15365家中,好想来门店就超过10000家,同时招股书提到,这也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破万的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品牌。
从业务方面来看,万辰集团主要从事零食饮料零售业务,此外,食用菌产品的销售则是另一部分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前半年,两部分业务的营收占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年食用菌产品收入占比达87.9%,一年后这一数字为5.8%,到2025年上半年仅剩1.1%;而零食饮料零售业务则从起初12.1%一路扩大到2025年上半年的98.9%。
从时间上来看,2022年末至2023年,万辰集团相继完成了对好想来、来优品、吖滴吖滴等几大量贩零食品牌的收购整合。
由此,我们来看看万辰集团的总营收从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前半年,万辰集团分别实现总营收5.49亿元、92.94亿元、323.3亿元,以及225.83亿元,这得益于零食业务的发展。
不过,毛利率和净利润则处于零售行业较低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毛利分别为0.06亿元、8.38亿元、34.6亿元,以及25.72亿元;净利润方面,2022年约0.68亿元,2023年亏损1.76亿元,但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约6.11亿元人民币,净利率约在2%-3%区间。
如今,万辰集团的营收主要靠15000多家加盟店撑起。招股书称,公司采取加盟为主、直营为辅的扩张模式,但不收取任何加盟费,也就是说,万辰集团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向加盟店销售商品。
据悉,万辰集团全国门店中有15275家加盟店,占比达99%以上,直营店则不到100家。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从2022年到2025年期间,其门店在三线及其他低线城市的占比不断增加,并超越一二线城市,足以可见其下沉市场的布局在不断展开。
此次招股书提交前,王泽宁先生、王丽卿女士、陈文柱先生、福建农开发及漳州金万辰共同构成本公司一组控股股东。其中,90后CEO王泽宁持股13.66%,且他还持有福建农开发和漳州金万辰80.00%及53.33%的股份,以此计算,王泽宁最终持股比例约34.63%,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当二代们走到台前
时间回到今年3月,万辰集团突发公告称,董事长王健坤被实施留置措施并立案调查,直到三个月后才被解除留置恢复履职。然而这段时间里,万辰集团的股价不降反增,一路攀升超70%。
在王健坤离开期间,王泽宁走到了台前。
这是当下二代接班的一缕缩影。如今,中国早一批民营企业已经走到交棒关口,我们耳熟能详的娃哈哈宗馥莉、七匹狼周力源、好利来罗昊、海澜之家周立宸、天合光能高海纯、仁和药业杨潇、振东制药的李昆……都扛起了父辈的江山。
随着时间推移,接棒家族企业的二代年龄越来越小,甚至三代四代已经出现,父辈放权和培养意识也越来越强,此外打破性别偏见,更多女性继承人走到台前。
除了不错的学历和海外视野,这批年轻人中不少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商业逻辑。
首先在资本运作上,二代几乎人手一个海外金融管理类学位,因此对VC/PE、IPO抱有更开放的心态。这就不难看到,王泽宁掌权下万辰集团通过多起收购转型,如今走向港交所;海澜之家的周晏齐姐弟接班后同样带公司冲击港股IPO;还有众多二代操持下接受外部资金投资收购,或父辈与二代一同IPO敲钟的场景。
此外,二代们通常期待跳出父辈视野,重新定位企业,尤其在消费领域更加迎合年轻人。娃哈哈、香飘飘、李子园、好利来等都是在二代接班后纷纷开始迭代产品、更新营销模式,尤其好利来在罗昊兄弟的转型下,彻底将一个老品牌翻新成网红品牌。
但硬币的另一面可能是,年轻人过于激进的改革观念、规则至上的管理模式等常常让他们在接班中碰壁。例如宗馥莉早期参与公司管理时,就因公司元老的去留问题与父亲发生过争执,如今父亲去世加之家族多方利益博弈,这一问题被无限放大。
曾有机构做过统计,中国家族企业里约70%的老一辈创始人希望二代接班,并愿意培养他们,然而,真正愿意接班的二代只占20%到30%。因此也有这样一句话:职业经理人容易培养,二代意愿可遇不可求。
此前曾有人问,中国为什么少有底蕴深厚的“百年家族企业”?一个客观因素是中国内地商业化发展较晚,改革开放后才有大批民营企业诞生,但时至今日,属于中国企业的百年叙事已经拉开序幕。
这些等待接班或已然掌权的二代们,必然是家族企业传承的第一步,他们守江山、拓疆土的故事,亦将成就下一代商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