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闻
为积极响应中国人民银行号召,进一步提升公众的识假防假意识,切实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今年9月,兴业银行太原分行在全辖范围内集中开展了以“筑牢货币安全网、守好群众钱袋子”为主题的“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该分行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深入社区、乡村、校园、企业等场景,将反假货币知识精准传递至千家万户,以扎实举措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活动成效显著。
精心部署强根基
打好宣传“主动仗”
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落地见效,兴业银行太原分行成立专项小组,制定详细方案,明确宣传目标、内容载体与责任分工。同时,聚焦一线员工能力提升,组织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开展反假货币专项培训,并同步组织技能考核,实现 “人人懂防伪、个个会宣传”,为后续服务群众、普及知识筑牢专业根基。
线上线下深融合
营造全民反假氛围
在宣传形式上,该分行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模式,让反假知识触达更多群体。依托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APP等自有平台,发布反假小知识、短视频,推出“有奖答题”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反假知识学习。各营业网点充分发挥“宣传主阵地”作用,在大厅LED屏滚动播放反假货币宣传标语,在服务窗口、等候区设置反假宣传咨询台,摆放宣传手册等资料,方便客户随时取阅。工作人员主动前移服务关口,针对老年人、务工人员等群体,一对一讲解“一看、二摸、三听、四测”识假方法,手把手指导使用验钞机,用耐心与细心帮群众“擦亮眼睛”,切实提升重点群体的风险防范能力。
深入基层广覆盖
打造“接地气”宣传场景
为扩大宣传覆盖面,该分行组织各分支机构组建“反假货币宣传小分队”,走出网点、下沉一线,结合不同场景特点开展定制化宣传活动,让反假知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农村“大喇叭”响起来:晋中分行和古交支行主动对接当地村委会,借助农村“大喇叭”广播这一接地气的载体,每天早晚时段定时播报反假货币知识,同时在村委会设立宣传点,为村民提供假币鉴别咨询服务,用“乡音”传递“金融安全音”。
集市“小课堂”开课:晋中分行和大同分行走进当地农贸市场、小商品集市,向摊主、商户及过往顾客普及现金交易中的防假要点,鼓励摊主成为“反假宣传员”,在摊位摆放宣传页,让每一次现金流转都成为反假宣传的 “微型课堂”。
社区“零距离”服务:朝阳街支行、北城支行和康宁街支行深入居民社区,通过“摆展台、办讲座、搞问答”的形式开展宣传,结合近期典型假币案件,提醒居民警惕“以假换真”“找零诈骗”等套路,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实用的反假知识。
企业“送安心”服务:千峰南路支行、桃园支行和长治分行聚焦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上门提供“反假知识+零钱包”服务,为商户讲解假币识别方法与应对流程,用贴心服务为小微企业筑牢资金安全防线。
金融启蒙进校园:漪汾支行和晋中分行走进周边小学,开展“认识人民币”趣味金融课堂,通过动画短片、实物展示等形式,教孩子们辨别不同面额人民币的防伪特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孩子的防假意识,充分发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
精准守护“银发族”:针对老年人易遭遇假币诈骗、收藏骗局等问题,太原分行联合山西老年大学开设“反假货币+防范诈骗”专题课程,用案例剖析假币诈骗常见套路,帮助老年群体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成效显著获赞誉
共筑金融安全屏障
本次“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该分行累计发放宣传资料近2.7万份,开展线下主题活动105场,接受咨询近7000人次,线上宣传内容阅读量超5100人次,实现了“覆盖广、形式新、效果实”的宣传目标。通过系列活动,社会公众的识假、防假、拒假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人人识假、人人反假”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分行的责任担当与专业服务也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兴业银行太原分行将持续把反假货币宣传作为常态化工作,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拓展服务场景,以更贴近群众的方式传递金融安全知识,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为维护区域金融稳定贡献更多兴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