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记者 邹煦晨)中国证券业协会10月10日发布公告称,依据监管部门提供的2025年第三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签名单,协会已组织开展检查对象随机抽取工作。此次随机抽取结果显示,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电建新能”)与珠海越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越亚半导体”)被纳入检查范围。
据悉,上述两家被抽中企业的首发申请均在今年9月完成受理。而此前最近一次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签结果,于7月3日对外公布。
电建新能拟募资90亿元
电建新能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电建集团”)。电建集团通过其控制的中国电建及其全资子公司水规总院合计控制电建新能80%股份。
申报稿显示,电建新能主营业务为中国境内风力及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运营和管理,主要产品是电力。公司业务已覆盖国内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电站遍布国内风光资源丰沛区域及消纳优势区域,是国内一流的新能源发电运营商之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2124.61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项目989.0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1135.52万千瓦。
电建新能在9月披露的申报稿中,报告期设定为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在上述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3.82亿元、87.28亿元、98.1亿元和26.61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7.68亿元、23.29亿元、25.89亿元和5.11亿元。
本次IPO,电建新能计划将募集资金主要投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募投项目拟投资总额为484.81亿元,其中计划使用募集资金投入90亿元。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图片来源:电建集团IPO申报稿
越亚半导体:无实际控制人
越亚半导体的申报稿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AMITEC公司、第二大股东新信产及其一致行动人巨人网盛持股比例分别为39.95%、37.23%,且单个股东无法控制股东会或董事会多数席位,因此,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越亚半导体在申报稿中表示,公司主要从事先进封装关键材料和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IC封装载板和嵌埋封装模组,是国内最早生产IC封装载板的大陆企业之一,是全球首批利用自主专利技术“铜柱增层法”实现“无芯”IC封装载板量产的企业,生产的射频模组封装载板、ASIC芯片封装载板和嵌埋封装模组在国内外相关细分市场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也是国内率先完成FC-BGA封装载板研发并顺利投入量产的本土厂商之一。
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越亚半导体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67亿元、17.05亿元、17.96亿元、8.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亿元、1.88亿元、2.15亿元、0.91亿元。
深交所官网显示,越亚半导体本次IPO预计融资金额为12.24亿元,拟用于面向 AI 领域的高效能嵌埋封装模组扩产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