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时代变了!中俄达成“史无前例”的合作,普京亲自视察,向中国开放“压箱底技术”,可惜为时已晚
创始人
2025-10-04 23:42:00
0

最近,俄罗斯的动作可谓让人意外。普京亲自视察了俄罗斯的联合发动机公司工厂,并且宣布要向中国提供最新的航空技术,包括重型PD-26发动机和复合材料机翼等。这项看似重磅的合作,一度被认为是中俄合作的“史无前例”的一步,毕竟,俄罗斯向中国开放的这些技术曾被视为“压箱底技术”,是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然而,尽管俄方充满诚意地提出了这一合作,时机却已经错过了——中国早已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1. 俄罗斯的“最后一搏”:PD-26发动机的重磅发布

普京亲自带领俄罗斯航空界的一众高层视察联合发动机公司工厂,向全世界展示了俄罗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最新进展。俄罗斯推出的PD-26发动机,拥有强劲的推力和高效的燃油经济性,理论上能够满足包括民用宽体飞机和军用运输机在内的多个大型飞机项目需求。俄罗斯甚至表示,这款发动机可以为中国的C-929宽体客机提供动力支持,标志着两国航空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而这款PD-26发动机其实是PD-35发动机的衍生产品,PD-35是俄罗斯目前正在研发的下一代重型航空发动机,目标是满足大推力、远程飞行的需求。普京在视察时表示,PD-26不仅是俄罗斯自主研发的首款高推力发动机,还能推动军用运输航空的现代化,并为俄罗斯建设新一代宽体民用客机提供动力。这一技术的推出无疑是俄罗斯航空工业的一次重要突破,代表了他们在国际航空领域的技术追赶。

2. 中俄合作的历史与挑战:曾经的“黄金时代”如今已经远去

回顾十多年前,中俄之间曾有过辉煌的合作时光。2012年,俄罗斯提出与中国共同研制下一代宽体客机——CR-929项目。双方曾计划联合开发新一代的商用客机,彼时,这一合作被寄予厚望,甚至被视为中俄高科技合作的旗舰工程。然而,这场合作最终没能实现预期的成果。最根本的原因并非技术上的难题,而是在于双方对合作的态度和利益分配上的分歧。

俄罗斯方面一直展现出强烈的保护主义倾向,希望保持对技术主导权的掌控,甚至在飞机设计上强行推进“俄罗斯专用版”,这导致了研发进度的拖延、成本的膨胀。更糟糕的是,俄罗斯在合作中始终未能摆脱“既想赚钱又怕被超越”的心态,总想在合作中占据上风。结果就是,这段合作关系因信任缺失和技术主导权的争夺而终止。

3. 俄罗斯的困境:西方制裁下的技术封锁

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俄罗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制裁,航空产业面临了严重的技术封锁。由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的航空工业不仅失去了西方先进技术的支持,甚至连部分国内的技术和供应链也受到了影响。SSJ支线客机因缺乏西方发动机和航电系统的支持而停产,MS-21客机无法获得国际适航认证,导致俄罗斯民用航空市场几乎被封锁。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研发项目也陷入了困境,原本支持PD-35研发的国家预算被大幅削减,导致这一项目的进展受阻。国内市场又难以消化这些高端技术的产能,俄罗斯急需通过向中国提供技术支持来寻找突破口。这使得俄罗斯最终决定将PD-26发动机这一曾被视为“压箱底技术”的核心技术推向中国,试图借此合作缓解自身的困境。

4. 中国的崛起:自主研发已成必然

然而,俄罗斯的这一“压箱底技术”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得到中国的热烈回应。相反,时机已经晚了。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迅速崛起,中国已经不再依赖俄罗斯的技术,尤其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国的“长江”系列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已经进入了飞行测试阶段,长江-1000A发动机预计将在2026年前后正式装机,用于C-919客机,而长江-2000发动机也在研发中,未来将应用于C-929宽体客机。

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不再依赖任何外国技术背书,完全掌握了适航认证体系和自主供应链网络。无论是航电、飞控系统,还是复合材料主翼等,所有关键技术都在中国自主研发的进程中,逐步实现国产替代。面对俄罗斯的技术提供,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感谢支持,但我们有能力自主研发,PD-26可以作为参考或备选,但绝不会成为主力动力方案。

5. 未来的合作前景: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

尽管俄罗斯的技术支持如今显得有些“姗姗来迟”,但中俄未来的合作仍然充满了潜力。中国不再单纯依赖外国技术,而是倾向于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俄罗斯的PD-26发动机可以作为备选方案,但中国的核心技术主导权已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未来,中俄的合作将更注重在特定领域的技术互补,而非单方面的技术依赖。俄罗斯的技术或许能够为中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但中国航空工业的自主崛起,意味着中国将不再受制于任何外部力量。

结语

俄罗斯虽然有着雄心勃勃的技术支持计划,但面对已经崛起的中国航空工业,时机的错失让这一合作变得有些“晚”。中国已经在航空动力和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自主可控,俄罗斯的“压箱底技术”虽有价值,但也未必能够弥补过去的不足。中俄合作的未来,将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合作,而不再是单方面的技术依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区块链/Web3 项目开发和运... Web3 项目的成功需要技术开发上的严谨性和去中心化运营上的社区驱动力,二者缺一不可。Web3 开发...
ETF日报-昨日A股三大指数全... 一、市场行情回顾 11月12日,A股三大股指小幅调整,上证指数收跌0.07%,深证成指收跌0.36%...
百济神州扭亏为盈,港股通创新药... 格隆汇11月13日|港股创新药板块连续第二日上涨,百济神州涨7%,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映恩生...
AI技术驱动京东“双11”订单... 最新数据显示,京东“双11”成交额再创新高,订单量同比增长近60%。“双11”期间,随着订单峰值、物...
国家能源局强调优化储能配比,储... 事件: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优化“沙戈荒”...
锂电池概念掀起涨停潮,新能源车... 近期新能源板块表现相对较好,主要围绕三条主线展开:一是储能领域,主要在交易国内外储能需求向好。二是锂...
BTC流入币安数量激增高达75... 币界网11月13日讯,数字货币市场进入盘整周期,比特币价格暂稳于10万美元区间,链上抛售信号引发行业...
港股创新药持续上涨,港股通创新... 港股创新药持续上涨,三生制药涨超7%,百济神州涨超6%,带动港股通创新药ETF南方、港股通医疗ETF...
ETF午评 | 能源金属走强,... 同壁财经11月13日讯,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44%,深证成指上涨1.80%,创业板指上涨2...
嘉能可和高瓴据悉计划作为基石投... 嘉能可和高瓴据悉计划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创新实业香港IPO。(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