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哇科技冲刺港股IPO,众安在线既是大股东又是大客户:AI能否改写健康险格局?
创始人
2025-09-18 22:13:08
0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国内最大保险AI科技公司拟冲刺港股IPO。

近日,国内保险AI科技头部企业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暖哇科技”)正式向香港联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暖哇科技的主要股东包括众安在线(众安保险母公司)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等机构,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与众多赴港上市名头响亮的保险科技公司不同,暖哇科技因业务主要面对保险公司,因此对于非保险业内来讲是个陌生的名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数据,暖哇科技已成为中国保险业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也是中国健康险行业具备全栈风险分析能力的最大独立AI科技公司。

暖哇科技自成立起,便与中国健康险市场发展息息相关。在健康险中标体承保这样“低垂的果实”已所剩无几之时,暖哇科技能否在新一轮的健康险的战场分得一杯羹?

众安在线:大股东与大客户

暖哇科技成立于2018年,一路获得诸多资本加持。在此次交表前,暖哇科技于2018年获得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的天使轮融资,在2020年引入龙湖资本牵头的A轮投资,在2021年完成KTB领投的A+轮融资,在2024年完成B轮融资。

截至目前,暖哇科技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卢旻通过多家公司、信托实际持有暖哇科技31.65%的股份,众安在线则通过ZA Technology、Absolute Capital等持股31.65%,红杉资本持股比例为15.90%。

招股书披露,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以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暖哇科技实现收入分别约为3.45亿元、6.55亿元、9.44亿元、4.31亿元人民币, 复合增长率65.5%;同期,毛利分别为1.99亿元、3.82亿元、4.7亿元、2.2亿元人民币。

同期,该公司的亏损金额分别为2.23亿元、2.4亿元、1.55亿元和9987.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众安在线不仅是暖哇科技的重要股东,也是其最大客户之一。2022年-2024年暖哇科技来自众安在线的收入占比从78.7%降至45.2%,虽有改善但客户集中度依然较高。

对此,暖哇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预期与众安在线的战略业务关系不会发生任何不利变化。未来计划通过深化与其他领先保险公司的合作来扩大业务和市场规模,并提供创新的健康险产品及增值健康管理产品服务。上述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巩固该公司市场地位,扩大客户群,并减少对众安在线的依赖。

此次赴港上市,暖哇科技计划将募集资金约30%用于加强研发及技术基础设施,约30%用于扩大业务覆盖范围、丰富保险场景产品,约30%用于对保险科技相关业务进行战略投资,剩余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主攻健康险承保与理赔

与此前通过收取保险销售佣金的赴港上市保险科技公司不同,暖哇科技的核心收入并非来自渠道费用,而是介入保险公司的前端承保与后端理赔流程,以技术服务费的方式创造营收。

暖哇科技招股书提到,该公司通过“阿拉莫斯”和“罗布泊”的两大核心系统,服务于保险公司健康险的智能承保和智能理赔服务。

图片来源:暖哇科技招股书

在承保端,暖哇科技以阿拉莫斯系统为核心,实现整个承保流程的自动化。截至2025年6月30日,暖哇科技已累计促成人民币107亿元的首年保费,拦截高风险投保用户超百万人次,将赔付率降低10至23个百分点。

理赔端上,暖哇科技称,AI理赔解决方案可帮助保险公司提升理赔管理的准确性与效率,发现欺诈或不合规理赔,并降低赔付率。截至2025年6月30日,暖哇科技累计执行2.04亿例承保审查及理赔调查案件,并服务超过4100名保险公司的承保及理赔客户。

另外,暖哇科技在今年7月推出的AI智能风控产品“天鉴”,专门针对近年来快速增长的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等新型健康险产品,形成“核保鉴险-理赔鉴损-调查鉴真”的“三鉴客”闭环,有效应对了这类产品因参保门槛低、赔付风险高带来的风控挑战。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暖哇科技的AI解决方案已被超过90家保险公司采用,其中包含了当年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保险公司中的八家。

有健康险从业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不少“网红”医疗险和重疾险的背后都有暖哇科技的参与,“有一些公司掌握的数据和产品设计能力不足,尤其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带病体保险,设计难度和风控难度较大,所以直接和暖哇定制产品。还有一些是购买的风控服务,进行高风险体核保核赔。”

撕开健康险新蓝海?

暖哇科技从成立,便是和健康险深度捆绑。

暖哇科技成立于2018年,当时健康险正飞速发展,经营健康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达149家。但与此同时,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健康险业务也面临着供给不足、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能力偏弱、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正是在高需求与低供给能力的矛盾之下,众安保险孵化的暖哇科技应运成立。

“从来没有这样一类保险产品在互联网化过程中会对科技产生这么强的需要,可以说科技和生态能力的强弱正在对健康险业务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卢旻在早期一次采访中,解释了暖哇科技设立的原因。

卢旻表示,险企在健康险领域数据和风控能力的不足,以及互联网端能力的短板是事实。对于健康险“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现状,卢旻认为,“产品为什么会同质化?就是因为业内科技手段运用不足,而健康险的未来就是科技。”在卢旻看来,科技能帮普惠型健康险产品做得更好,而且当科技手段不同的时候,各家差异就体现出来了,健康险需要能针对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健康险保费预计将于2029年达到人民币1.7万亿元,2024年至2029年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1.6%。整体保险业的赔付率已达约40%。其中健康险的赔付率于2024年更是攀升至约50%,促使健康险公司对精准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

眺远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向界面新闻分析,暖哇科技把AI埋进核保、理赔两条最耗人力的“血栓带”,算法已能把糖尿病、甲状腺结节这类“次标”人群精准定价并实时风控,保险公司才敢把保障范围扩到带病体。更关键的是,数据飞轮一旦转起来,越多的带病体数据反哺模型,定价颗粒度就从“年龄+性别”细化到“病种+用药+并发症”,打开的是千亿级别的非标体增量市场,而不是在标准体红海里继续内卷。

然而走到这一步也做不到“高枕无忧”。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告诉界面新闻,虽然AI等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但AI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赖于大量高质量的数据,然而健康险领域的数据获取存在一定难度,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保证,这可能影响智能承保和理赔的精准度。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也是一大挑战。随着数据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收集、存储和使用数据,成为保险科技公司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暖哇科技的招股书“风险因素”一节,除了数据安全与模型有效性,如何面对市场其他参与者的竞争、盈利稳定性等挑战,都是留给暖哇科技待解的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科创板50指数尾盘翻红涨0.7... 今日,OCS、PCB等AI硬件方向走强,半导体板块持续活跃,科创板系列指数尾盘集体翻红,截至收盘,上...
9只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ETF... 统计显示,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16.10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6.24亿元,环...
9月18日南向资金ETF成交额... 今日(9月18日)南向资金ETF买入及卖出成交额为33.18亿港元,较前一日增加21.52亿港元,占...
科创债ETF鹏华(551030... 截至2025年9月18日收盘,科创债ETF鹏华(551030)小幅调整。截至9月17日,科创债ETF...
机构维持对A股的超配评级,A5... 截至收盘,中证A500指数、中证A100指数均下跌1.1%,中证A50指数下跌1.3%。 高盛表示,...
国证2000指数ETF今日合计... 统计显示,国证2000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1.84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8416.53万元,环...
5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ETF... 统计显示,上证科创板100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20.15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7.81亿元,环...
江波龙赴港IPO获证监会备案,... 瑞财经 王敏 9月1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波龙...
美联储降息落地,资金逆市流入有... 截至2025年9月18日收盘,国证有色金属行业指数(399395)成分股方面,中孚实业(60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