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华
今天,我们聊聊什么是“经济周期”,以及“经济周期”会受哪些因素影响。尤其是“货币流动”,看看它如何牵动经济的周期性变化。
波动起伏的经济——经济周期
我们从经济周期的基础定义开始了解。简单来说,经济周期就是国民经济像波浪一样循环起伏的运动过程,它不会一直高速增长,也不会一直低迷,而是在“好”与“差”之间交替,形成重复的波动周期。
通常经济周期分为扩张期、顶峰期、收缩期、衰退期四个阶段:扩张期时,企业订单多、愿意招人,大家收入慢慢涨;接着到顶峰,经济热度达到最高,之后会逐渐降温;进入收缩期后,企业可能减产甚至裁员,找工作变难;最后到谷底,经济跌到最差状态,之后又会慢慢恢复活力,重新进入扩张期。
经济周期背后的“推手”
要理解经济周期的波动,得先看清背后的“推手”。除了之前提到的消费和投资,比如大家愿意花钱买家电,企业就会多生产、多招人,推动经济扩张;反之消费减少、企业不敢投资,经济就可能降温。除此之外,“货币流动”也是重要“推手”之一。
什么是货币流动?简单说就是钱在个人、企业、银行之间的“搬家”速度,比如你发了工资后很快花掉,企业收到货款后立刻用来扩大生产,银行把居民存款放贷给企业,这些都是货币在快速流动;反之,大家把钱都存起来不花,企业赚了钱也不敢投资,银行不愿放贷,货币流动就会变慢。
货币流动就像经济周期的“纽带”,直接牵动着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当货币流动加快时,经济往往会向扩张期迈进。对个人来说,手里的钱“活”起来了,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都会增加市场需求;对企业而言,更容易从银行贷到款,或者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于是会扩大生产规模、招聘更多员工,甚至研发新产品。
比如部分地区发放消费券,大家用消费券购物,就是通过刺激货币流动——大家用消费券购物,商家收到钱后再进货、付工资,钱在市场里快速周转——慢慢带动经济从谷底恢复。
货币流动与经济发展的深层关系
货币流动和经济周期、经济发展之间,不是简单的“谁决定谁”,而是“共生的平衡关系”。经济发展需要适度的货币流动,而货币流动的快慢又会反过来调节经济周期的节奏,二者必须保持平衡才能让经济稳定运行。
如果货币流动过快,比如银行大量放贷,企业轻易拿到钱后盲目扩张,个人也过度消费,看似经济一片火热,实则容易催生“泡沫”,商品价格会快速上涨,比如蔬菜、房租都变贵,普通人生活成本上升,一旦企业发现产品卖不出去、无法还款,泡沫破裂,经济就可能从顶峰快速跌入收缩期。反之,如果货币流动过慢,钱都“躺”在银行里,企业缺资金、个人不敢消费,会导致物价下跌,比如商品降价也没人买,企业利润下降甚至倒闭,经济增长会陷入停滞,甚至出现衰退。
其实货币流动和经济周期,不是课本里的“硬知识”,而是藏在每天的生活里:看小区里新开的店多不多(经济热不热)、妈妈买菜有没有说“今天菜价降了”(钱的购买力变化)、爸爸有没有说“最近公司订单多了”(钱流到企业了)……下次和爸妈聊起这些事,你也可以当一回“小经济观察员”啦!
本期专家:郭华(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史专委会委员,中国钱币学会金银货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