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两件事情得跟大家说说。第一件事情,9月12号那天,乌克兰那边出了个情况。乌克兰安全局用无人机,去攻击了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一个叫普利莫尔斯克的油轮港口。这次袭击成果显著,成功命中并损坏了两艘隶属于俄罗斯“影子船队”的油轮。
说起这个“影子船队”,它可是俄罗斯庞大的一支秘密船队。俄罗斯建立这支船队,主要是为了规避国际制裁,从而能够继续出口石油以及石油产品。这些船只大多悬挂方便旗国的国旗,像塞舌尔群岛这类贫穷的岛屿国家的国旗,它们在国际航道中频繁活动,但实际上却受俄罗斯能源公司和利益集团的控制。
这个体系在维持俄罗斯石油出口和规避制裁方面,这东西作用可大了去了,特别重要,也正是因为它这么关键,就成了乌克兰主要想打击的对象。
这次袭击啊,可不只是让油轮遭了殃,连港口里一个特别重要的泵站也被捎带上了,受到了破坏。不过截至目前,受损的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但袭击已经迫使港口运营终止。要知道,普里莫尔斯克可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最大的石油产出枢纽,目前货物日吞吐量在1亿美元左右。一旦港口停工,无论时间长短,都将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和财政收入造成巨大损失。
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当前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政策,使得港口暂时停摆就意味着每日数亿美元的损失,这对他们的战争资金链形成了直接的打击。就在袭击发生的时候,俄罗斯列宁格勒州的州长通过官方渠道证实,当地油轮港口因无人机袭击发生了火灾。州长描述称,一艘船只起火燃烧,熊熊大火和浓烟映照了半边天,但他并没有透露具体的损失情况。
俄方传统上对于这类事件,多是以火灾事故、局部损坏来表述,但这次他们并没有否认是无人机袭击造成的。不过从乌克兰方面和国际媒体的报道来看,这次打击的实际破坏力,远大于俄罗斯方面承认的程度。
这次无人机袭击,不仅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命脉造成了直接打击,也展示了乌克兰远程无人机作战能力的提升。从2024年起,乌克兰就多次利用无人机攻击俄罗斯境内的炼油厂、港口油库等设施,逐渐将打击范围扩展至俄罗斯本土的深处。
普里莫尔斯克作为波罗的海沿岸的战略要港,不仅承担着俄罗斯大量石油产品的出口任务,还和全球能源市场紧密相连。任何对这个港口的打击和破坏,都会在国际能源价格上产生连锁反应,同时也会加大俄罗斯在战争中的财政压力。
第二条消息:9月13日北约“东方守望者”任务进入实际执行阶段。
9月13号,波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布消息称,北约“东方守望者”任务已经进入实际执行阶段。“东方守望者”是这个行动的代号,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与北约驻欧洲部队总司令同时宣布,该任务正式启动,目标是全面加强北约东翼的防御能力。
马克·吕特指出,这是北约在当前安全环境下的一次全新的防御构架尝试,涉及多国部队协同作战。“东方守望者”任务的推出,被普遍解读为是对俄罗斯持续发动无人机与导弹袭击的直接回应。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好几架俄罗斯的无人机掉到了波兰的地盘上,这让东欧那些国家心里更慌了,对安全问题特别担心。
在这样的局面下,“东方守望者”这个任务可不是临时起意搞个防御那么简单,它是一整套有计划、有安排的安全部署。这也说明,北约现在已经开始做长期应对的准备了。这一任务的启动背景,正是俄罗斯无人机连续坠入波兰境内。波兰总参谋部还公布了相关影像,一架法国的A400运输机在波兰明斯克的一个机场降落,机上载着为阵风战斗机准备的各种武器装备。
据报道,这些法国战机已经在波兰完成了部署,现在正在运输一些导弹、炸弹等。这不仅展示了法国在北约集体防御中的积极角色,也表明盟国已不再局限于象征性的支持,而是实质性地向波兰东部调动高端军事资源。
根据媒体的介绍,执行这个任务的力量将由多个北约成员国提供,包括丹麦、法国、英国、德国等多国部队联合部署。这可不只是军事方面采取的行动,还明明白白地传递出了一个政治方面的态度,就是说北约那些盟友不会眼睁睁看着俄罗斯带来的威胁不管不顾。
之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说过,北约完全有实力对俄罗斯无人机袭击这件事做出有力回应,而且这种回应可不是直接就参与到战争里面去。这些表态和北约的最新行动相互呼应,表明欧盟正在寻找不触发全面战争的安全应对模式。
上一篇:赵尚志将军牺牲的确切时间确认
下一篇:今天起,走路姿势调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