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湖北省第二届“数字工匠”职工技能大赛在鄂州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省11个市州、17家大型企业的307名选手,经过激烈比拼,最终决出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数据安全管理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数据标注员、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等五个工种优秀个人与团体奖项。
三天时间里,鄂州国际会展中心内热潮涌动——机械臂精准运转的“咔嗒”声、键盘急促的“噼啪”声与无人机的轻微嗡鸣交织,各赛项比拼紧张激烈。工业机器人赛区,选手调试参数、排查故障,动作流畅;数据安全赛区,选手速查漏洞、构建防护,与“虚拟风险”较量;无人机赛区,选手装调检修、操控飞行,引观者驻足;数据标注与BIM赛区,选手精准标注、搭建三维模型,尽显数字技能硬核魅力。赛事同步线上直播,浏览量超50万人次。
“选手最大年龄48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27岁,都是地方和行业预赛层层选拔出的精英,赛事专业性、竞争性拉满!”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湖北省双“百千万”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核心赛项,赛事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理念,分理论考核与实操竞技两大模块,部分赛项还创新设置线上海选与综合场景对抗环节,多维度检验选手的数字技能综合素养。大赛邀请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及头部企业的专家学者,分别担任裁判长和技术支持,以专业力量保障赛事全程公平、公正、公开。大赛还创新采用“会展赛”融合模式,现场开设11个主题展区、110个企业展位,展示钢铁建材、智能制造、半导体芯片与器件、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最新数字技术成果和应用案例,为参赛选手、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搭建了产业对接、技术交流和合作创新的平台。
经过紧张激烈的比拼角逐,5个工种共产生83名获奖选手和39支优胜团队。其中,来自武汉华中数控鄂州有限公司曹祥辉、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孝感供电公司刘剑钊、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石供电公司严宇豪、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李志鲲、中建三局设计总院任长春,分别夺得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数据安全管理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数据标注员及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赛项第一名。
赛事成果将体现“实效性”,为人才成长搭建广阔舞台。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数据安全管理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三个工种的优秀选手,将直接入选省队参与免费集训,代表湖北征战全国总工会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实现“以赛选才、以赛育才”的梯级培育。各工种第一名且符合条件的职工,可按程序推荐参评“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所有决赛获奖者将纳入省技术工人疗休养计划。
“通过与众多高手的同场竞技,学到了很多新技术、新方法,我将继续钻研数字技术,不断超越自我。”获奖选手曹祥辉笑着说。为了这场比赛,他连续三周备战,“像弹簧一样压到底,但我扛住了。”
据悉,截至目前,湖北省、市、县三级工会每年同步联动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涉及工种200多项,吸引500多万人次职工参与技能比拼,一大批能工巧匠从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目前湖北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国工匠”“湖北工匠”达35名,具有行业引领作用的“荆楚工匠”达639名。
(工人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翀 通讯员 魏君 黎甜 杨健)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