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2025年1—7月北京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1—7月,北京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等关键领域保持增长态势,消费市场在政策带动下持续回暖,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北京市消费市场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呈现新活力,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半年提升2.3个百分点。一系列政策红利的释放,不仅激发了市场活力,更推动了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为全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在工业生产方面,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4.2%,汽车制造业增长11.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医药制造业下降9.3%,五大装备制造业增长9.5%。高端制造领域表现突出,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2%和9.5%,锂电子电池、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组、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2.6倍、1.5倍、38.6%和17.8%。
政策对高端制造业的倾斜,加速了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政策不仅在购车环节给予补贴,还在充电桩建设、电池回收利用等方面提供支持,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不仅提升了北京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竞争力,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固定资产投资领域,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8%。其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8.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3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倍。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活跃,1—7月增长58.7%。
消费市场在政策带动下呈现新活力。1—7月,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0.7%,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在信息服务、交通、文体娱乐等领域带动下增长4.6%,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4.3亿元,下降4.2%。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增长6.9%,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3个百分点。这一政策不仅直接刺激了家电消费,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协同共进。
长虹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自“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以来,生产制造端的高能效产品生产计划量占比明显提高,促使长虹在研发更节能的产品之外,也促进生产线设备的“以旧换新”。
同时,政策还带动了物流、回收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北京商报记者 张茜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