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效果太好了,我们还能不能再加一节课?”8月12日,辽宁大连金普新区总工会探索推出“企业点单、工会派单、律师接单”的“订单式”普法新模式,通过专业律师团队开展“送法进基层”公益活动,将法律服务精准对接基层工会和职工,首期培训覆盖近20家企业的千名职工。
为打破“我讲你听”的单向传播模式,大连金普新区总工会向基层工会发出“订单”征集通知,通过“企业职工点什么,普法服务讲什么”的精准匹配,确保普法内容更好满足基层需求。基层工会积极响应,提出涵盖工资集体协商、民主管理程序、职工权益保障等领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在劳动法授课中针对性增加弹性退休政策解读模块,在民法典讲解中重点剖析职工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等热点难点。
为增强普法实效,大连金普新区总工会公益律师团队,组建专项工作小组,投入两周时间对4套基础课件进行全面升级,打造问题导向型教材。梳理出女职工岗位界定、弹性退休实操等8个高频疑问,每个问题均配套“法律依据+典型案例+解决路径”的立体解读。授课过程中,公益律师紧扣职工工作生活实际,结合真实判例,聚焦借条法律效力、仲裁机构位置、隐形解雇维权等具体问题开展教学,通过互动答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首期培训结束后,大连金普新区总工会组织律师团队对普法培训进行深度分析。数据反馈显示,60%的关注聚焦“职工弹性退休”,70%涉及“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对”,90%关注“民法典借款合同与侵权责任”等内容,这些数据为工会精准服务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旭 通讯员 于雅雯)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