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立足辖区涉外经贸活跃、矛盾类型多样实际,将“如我在诉”理念贯穿纠纷化解全过程,以“前端预防、中端化解、后端兜底”为思路,构建“立案引导—先行调解—诉中调解—审判保障”全链条调解模式。
把好立案引领“入口关”,让调解成为“优先选项”
建立分级引导机制,通过繁简分流方式筛选出事实清楚的简易案件,发放《先行调解告知书》,引导当事人选择省时、节费、促和的纠纷化解方式。建立“类案专调+示范调解”机制,将物业服务合同、金融借款合同、信用卡纠纷等高发、易调纠纷纳入优先调解范畴,法官跟案指导、专职调解员靶向发力,成功让220件案件通过先行调解化解。
先行调解筑牢“缓冲带”,让调解凝聚“专业力量”
与综治中心“联动解纷”,借助综治中心基层网格优势,建立“信息共享—力量联动—流程衔接”机制,选派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员额法官、法官助理、特邀调解员入驻综治中心,即时开展先行调解工作。依托“代表委员+法院”调解模式,化解金融、房地产、物业等纠纷16件。
推行“法院+交警”模式,联合交警部门在交警管理大队设立专门调解室,及时提供法律咨询、调解指导等服务,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多元调解小程序,开展“视频调解—电子签章—在线确认”工作,促成197起案件线上成功调解,为涉外、异地当事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调审衔接打通“快车道”,让调解高效化解纠纷
组建“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员”速调速裁团队,针对不同类型案件,制定个性化调解方案,对调解成功案件运用“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及时出具调解书赋予强制执行力;对调解不成的案件,转入速裁程序,依托前期固定的证据和焦点,快速推进案件审理,实现速调、速裁有机衔接。今年以来,调撤案件占结案数的68%,大量纠纷通过调撤方式得以妥善解决。
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将继续优化全链条调解模式,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立审执”各个环节,用心用情化解每一起矛盾、办好每一个案件,让法治温度可感可触。(来源: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