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新疆疏勒县各乡镇田间地头的作物长势正旺,牛羊巴扎的交易热火朝天,商铺企业的经营井然有序,处处都留下了疏勒县公安局民辅警普法宣传的坚实足迹,让法治阳光照亮社会治理的每一个角落。
田间地头话法律 守护农耕“钱袋子”
盛夏时节,疏勒的玉米正拔节生长,棉花进入打顶关键期。民辅警戴着草帽、挽着裤脚,走进田间地头,一边帮农民灌溉除草,一边把法律知识揉进农话家常。针对农民最关心的农资选购等问题,民辅警用“土话”讲法条,用案例说风险。“老乡,买农药化肥得去正规店,别信那些走街串巷的‘游击队’,‘三无’农资坑地又坑钱。真遇着纠纷,找派出所比吵架管用!”民辅警擦着额头的汗,对正在给棉花打顶的农户反复叮嘱。
民辅警走进田间地头 (疏勒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疏勒公安始终扎根田间地头,深入开展普法行动,既守住了农民的“粮袋子”,更筑牢了乡村和谐的“法治堤坝”,用法律为农业生产撑起“保护伞”,让村民能安心耕耘、专注生产。
牛羊巴扎讲防范 织密交易“安全网”
每周五的牙甫泉镇牛羊巴扎总是人声鼎沸,这里不仅是农民买卖牲畜的“聚宝盆”,更是公安普法的“大课堂”。民辅警带着宣传手册包穿梭在牲畜群与摊位间,把印着法律条文的宣传单变成“交易指南”。“买卖牛羊得看清检疫证明,别让‘高价回收’的幌子骗了血汗钱。”民警阿卜杜热合曼·艾力拿着宣传单,向围拢的群众详细讲解常见骗局。
在牛羊巴扎上,民辅警为往来村民现场解答法律疑问 (疏勒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活动中,民辅警不仅发放了普法资料,还耐心解答村民咨询,让农民也能轻松学法律。“以前买牛羊怕遇上病畜,总担心被骗,现在知道该看啥、该咋挑,心里踏实多了。”艾力·赛买提大叔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商铺普法促规范 擦亮经营“诚信牌”
疏勒镇胜利南路商业街的商户们最近发现,民辅警的普法宣传像“及时雨”般帮助群众。针对商铺经营者,民辅警聚焦消防安全、消费维权、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开展“一对一”法律辅导。“消防通道不能堆杂物,过期食品不能再售卖,这是守护健康饮食的基本准则,更是法律明确规定的红线。”在便利店内,民辅警拿起法律宣传手册,结合店内实际逐条讲解。
民辅警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仔细查看商品保质期等,并向经营者和顾客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疏勒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疏勒公安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细致排查消防隐患,督促商户及时整改,还通过耐心引导让店主从“被动整改”转为“主动学习”。
企业送法助发展 注入成长“法治力”
为护航企业发展,民辅警深入辖区企业开展宣传普法,针对企业关心的合同风险、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问题一一作答,帮助企业掌握风险识别和应对技巧,减少安全事故和案件发生,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
民辅警在企业开展普法宣传 (疏勒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辖区企业,民辅警不仅讲解了相关法律,还组织了一场消防演练。从灭火器使用到紧急疏散,每个环节都严格对标法律要求,让员工们在实操中掌握技能。民辅警将持续为企业开展普法培训,用心解决各类法律难题,以坚实的法治力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添柴加火”。
从田埂到巴扎,从商铺到企业,系列普法行动如春风化雨,让法律知识从“纸上条文”变成“生活准则”。疏勒县将继续创新普法模式,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脉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疏勒筑牢根基。(来源:疏勒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