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刘佳慧
“您这一番话讲得太好了,我们楼上楼下是搬不走的邻居,应该多照应,决不会再为鸡毛蒜皮的事起争执了。”8月3日下午,在湛河区九里山街道西苑社区“左邻右舍”调解室里,小区居民刘先生对调解员张剑锋说。
半个月前,刘先生和楼上邻居何女士因房屋漏水发生矛盾,双方各执一词,互不让步。张剑锋在矛盾纠纷排查中得知情况,多次登门化解,让两家重归于好。
近年来,九里山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力量,以法治力量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动员懂法治、善调解、乐奉献的社区志愿者参与,在西苑社区率先成立“左邻右舍”调解室,由社区负责日常管理,引导成员有效开展社区普法和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使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西苑社区,“左邻右舍”调解室的成员主要以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为主,共计20余人。他们平时还兼任着社区网格员,对各个楼栋居民情况了如指掌,一旦知道居民之间、居民与物业之间有什么矛盾纠纷,马上就会联系楼栋长,了解情况,把准问题症结,商量对策,找准突破点,及时介入,以理化人、以情感人,彻底解开彼此的心结,让矛盾双方和好如初。
近日,西苑社区楼栋长赵秀丽无意中听到一小区居民在楼道内发牢骚,说宁可坐牢也要把楼下的店铺砸了。赵秀丽急忙把情况反映到了“左邻右舍”调解室。经了解才知道,该居民的妻子正处于妊娠期,楼下一家餐馆经常店外摆摊到深夜,严重影响了其家人的休息。于是,该社区“左邻右舍”调解员急忙联系城管,一起做沿街店铺的思想工作。店铺老板表示,不再播放音响,并且晚上十点以后,吸引顾客到店内消费,还居民以安静。居民的一句牢骚成为契机,让沿街居民与楼下商户的潜在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
“矛盾的产生,除了利益的冲突,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在于居民不懂法,不知道如何借助法律渠道处理问题。”西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伟讯说,为此社区专门发动“左邻右舍”调解室的调解员们,由他们结合各自的特长,运用三句半、快板书、故事会、集中观影等形式,定期开展普法活动,引导广大居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西苑社区“左邻右舍”调解室共开展普法活动40余起,化解各类居民纠纷20余起,协助3户小区居民走法律程序解决了遗产分配、专利产权保护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