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2025“一带一路”国际科技法律服务大会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举行。会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多地自由贸易试验区签署共建“云上法务区”合作协议,并发布“上海法律科创中心种子计划”、成立临港新片区法治研究院及国际科经组织合作发展中心,旨在以法治为纽带,推动长三角自贸区协同发展,为长三角企业“走出去”提供全周期法律支持,助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为提升临港新片区法务功能在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力,临港与相关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云上法务区”。该平台将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法律资源,构建覆盖企业出海事前预防、事中支持、事后救济的全周期服务体系,破除跨境经营信息壁垒,推动长三角自贸区在法律服务、风险预警、纠纷解决等领域深度协同,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大会同步发起“上海法律科创中心种子计划”,聚焦“法律+科技+国际”三位一体,打造跨境服务生态系统。该计划将依托数字化工具,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导、运营支持、权益救济等全流程服务,助力精准应对海外市场的法律与商业风险。同时,设立临港新片区法治研究院,汇聚产业、法律、金融等领域智力资源,开展国际创新与法治动态研究,构筑“产业创新、法治建设、产业金融、法律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应对国际化挑战提供智力支撑。
为培育企业国际化能力,会议宣布成立“国际科经组织合作发展中心”。该中心将依托全球会员网络与资源对接能力,重点在科技合作、知识产权、数字经济、投资贸易等领域为企业提供培育服务。此外,产业合作项目需求发布会同步举行,临港国际投资公司及多家律所现场宣介了临港及海外代表性国家的投融资需求,涵盖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搭建起国内外企业精准对接的桥梁。
临港新片区作为长三角经济增长新引擎,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423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超7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年超400亿元,占全市比重保持在20%以上。扎实的产业基础为科技创新提供沃土,而科技创新的持续赋能又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产业-科技”良性互动。此次大会是临港以法治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创新实践,未来将聚焦“一带一路”倡议,打造符合国家战略定位的法务区,引进国际化法律资源,优化涉外服务生态,促进国际法律交流与人才互通,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注入法治动能,为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贡献“临港方案”。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曹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