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法院系统代表围绕“严格公正司法 用情办好百姓身边案”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徂徕人民法庭庭长钱继红。图/国新网
钱继红来自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徂徕人民法庭。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在基层法庭工作,办理大大小小的案件3000余起,她和同事们走遍了辖区100多个乡村,化解矛盾、指导调解、办理案件、送法下乡,努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累计覆盖群众上万人。
“20多年来,我既见证了山东乡村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深刻感悟到人民法庭在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基层善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当一名‘老百姓身边的法官’,我很自豪。” 钱继红说。
扎根山区法庭已经20余年,是什么力量让她在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作为人民法庭庭长,在处理乡亲间的纠纷时,又该如何避免“案结事未了”?
九派新闻记者现场提问。图/国新网
面对九派新闻的提问,钱继红回答,她所在的徂徕人民法庭地处革命老区,那里红色氛围浓厚,民风淳朴,深深地感染着她。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打响了山东抗日第一枪。“我曾和革命老区的百姓们一同重走革命路,在抗战碑下高唱抗战歌曲,重温入党誓词,听他们讲述抗战故事。在和他们的相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对党的无比信任和对国家的深厚热爱。”
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党员,钱继红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绝不能辜负百姓这份沉甸甸的信任。看着老百姓在矛盾纠纷得到圆满化解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听着他们那句带着暖意的“闺女呀,谢谢你”,她真的打心里愿意在这里一直干下去。
关于在处理乡亲间的纠纷时如何避免“案结事未了”的问题, 钱继红想用一个当事人的话来回答。那个当事人曾感慨:法律不仅是“护身符”,也是“指南针”。
当时,钱继红和同事在处理一批涉种粮大户土地流转案件时,发现存在流转土地“四至不清”、租赁期限含糊其词、违约责任语焉不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千万亩良田的经营稳定,也是种粮大户的生产信心。
为此,他们成立了“法润乡村”志愿服务队,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结合近年来办理的涉农典型案例,给当事人普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知识,讲解土地耕种过程中需要防范的法律风险,以及遇到矛盾纠纷时如何更好保护自己。同时,还指导他们修订完善规范化的合同样本20余份,帮助他们避开“坑”,守住“田”。钱继红和同事还注重发挥司法建议在助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向相关部门制发司法建议10余份,真正实现了“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关于未来,钱继红的话坚定有力:“我会继续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好人民法庭定分止争的作用,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民生案件,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派新闻特派记者 温艳丽 龚凌蔚 北京报道
编辑 万璇 肖洁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