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变公司获增资近115亿元!中国核电、浙能电力两大核电巨头重金入局
创始人
2025-07-25 21:25:33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据悉,两家公司曾有多次合作,过去12个月内,双方就曾共同增资中核汇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产业范围包括风电、光伏、地热、储能、氢能、充电桩等领域。至于未来是否还有类似合作计划,浙能电力董秘办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暂时没有。

参与本次增资的阵容庞大,除中国核电和浙能电力外,还有昆仑资本、上海聚变、国绿基金等,增资金额超百亿元。

注册资本将达150亿元

记者了解到,聚变公司成立于1983年6月,至今已有42年历史,公司的注册地址为上海市闵行区望汇路260弄1号,注册资本为353,073万元,其法定代表人为刘叶。该公司前身为中核集团下属的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后更名为现在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作为中核集团聚变能源产业的实施主体、投融资平台及抓总单位。

从本次投资来看,阵容十分强大。参与增资的企业多元,涉及央企、国企和基金公司等,包括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上海聚变、国绿基金、浙能电力及四川聚变,增资金额超百亿元。上述七家公司打算以1.0019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共同向聚变公司投资约1,149,157.48万元,认购其新增注册资本1,146,927.00万元。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由几家实力较强的能源企业来主导,不仅能实现技术互补,也可满足资金需求。

增资完成后,聚变公司注册资本将达150亿元。股权结构方面,中核集团持股比例将由100%降至50.35%;昆仑资本以20%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二;上海聚变持股11.81%;中国核电、国绿基金、浙能电力及四川聚变持股比例则依次为6.65%、3.19%、5%和3%。

值得一提的是,中核集团为中国核电的控股股东,此次,中核集团以现金和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其中,知识产权占认缴出资比例为19.96%,其他增资方均以现金出资。

目前,本次交易已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已具备股权交割条件,后续尚需各方完成股权交割,并由聚变公司办理相关企业变更登记。

两大核电企业再度牵手

上述七家投资企业中,中国核电和浙能电力均为上市公司。据了解,中国核电主营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业务。截至去年年底,公司总资产达6597.3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02.17 亿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772.72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7.77亿元。

浙能电力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发电企业,业务涵盖火电、气电、核电、热电联产、综合能源等领域,旗下管理及控股的发电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2023 年,公司取得中来股份控制权,中来股份主要开展光伏辅材、高效电池及组件、光伏应用业务。

截至2024年末,浙能电力资产总额1540.85亿元,归母净资产733.15亿元,全年营业收入880.03亿元,同比下降8.31%;归母净利润77.53亿元,同比增长18.92%。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上市公司为关联方,且合作关系密切。浙能电力作为持有中国核电重要控股子公司10%以上股权的其他股东,目前持有秦山核电有限公司28%股权、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20%股权、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10%股权、三门核电有限公司20%股权、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10%股权。

此外,2024年11月,浙能电力还以3.79亿元增资了中国核电控股的中核汇能,增资完成后持股比例为4.8%。

对于两家公司未来是否还有类似合作计划,浙能电力董秘办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暂时没有。而对于公司在聚变公司内扮演的角色、资金投资分配等问题,工作人员表示,以后会根据监管要求进行披露。

短期盈利可能性低

目前,聚变公司尚未实现营收,净利润持续为负。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亏损超2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0元,净利润亏损4325.89万元。截至2025年6月末,其资产总额不足54亿元。

据披露,聚变公司将以磁约束托卡马克为技术路线,按照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步走”发展阶段,最终实现聚变能商业化应用的任务目标。

关于聚变公司的商业化前景,两家公司均提到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研发难度高,产业化进展周期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存在商业化落地失败的风险。其中,中国核电还明确表示,投资聚变公司短期内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低。

对于本次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记者注意到,中国核电和浙能电力均强调了战略意义和必要性。以中国核电为例,公司指出,聚变公司在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拥有前沿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行业引领地位,其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与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且具有较高的潜在商业价值,公司本次参股投资聚变公司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和必要性。

浙能电力还提到,浙能电力作为传统能源企业,通过投资聚变公司进入核聚变领域,是传统能源行业面向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有助于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保持竞争力。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国内有几十家可控核聚变公司,技术路线各不相同,目前尚无明确最具商业化潜力的路线,每一条路线都有问题,因为都还没有做成过。

林伯强对记者表示,可控核聚变技术代表着未来,成立一家大型公司来具体落实并推动相关工作,会加快可控核聚变发展进程。作为一种核电形式,它非常清洁,相比风电、光伏更具优势,因为它能稳定输出大量能源。不过目前,可控核聚变还面临着技术和安全方面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最终都会归结到经济性上。要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落地,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无锡中院发布金融、破产纠纷典型... 民商事纠纷案件中,涉金融、民间借贷类的多发,且占比很大,与此同时,破产审判为激活市场活动发挥司法力量...
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一揽子化解中... 7月25日,一起诉讼标的额达3.1亿元的外国股东诉中国股东、董事等出资纠纷案件,在最高人民法院第四法...
全省首个“信访+工会”劳资纠纷... 7月23日,广州市白云区“信访+工会”劳资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站正式成立,成为全省首个“信访+工会”劳资...
检察公益诉讼护航泉州千年文脉 7月25日,2025年泉州世界遗产日系列活动暨泉州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启动仪式在泉州府文庙广场举行...
受美关税政策影响,德国大众汽车... 钛媒体App 7月26日消息,当地时间7月25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2...
泰国:原则上接受东盟调解建议 据@CCTV国际时讯 消息,泰国国家电视台今天(7月25日)报道,泰国原则上已接受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
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2006年8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73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长城保护条例 长城保护条例 (2006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0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6年10月11日中华人民共...
上海出租车司机让外地乘客“滚下... 本文转自【海报新闻】; 母亲带着女儿从杭州来上海就医,却遭到了出租车司机辱骂、绕路、甩客? 7月2...
漫谈普法丨高考后的第一份暑假工... 来源:管城法院、豫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