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23日报道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7月8日刊登题为《拆解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教授》的文章,作者为亚历山大·伍尔费斯。全文摘编如下:
访谈结束后,主持人哑然失语。在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的节目中,她与贾斯廷·沃尔弗斯进行了对话。话题围绕着特朗普希望达成的贸易协议展开。这位带着浓重澳大利亚口音的经济学家讥讽道,美国总统只不过是给贸易伙伴寄了几封信罢了。
过去几个月间,沃尔弗斯已然成为美国左翼自由派青睐的经济学家。这不光因为他的个人魅力与幽默感,而且还要感谢特朗普。这位密歇根大学的教授几乎没有一天不在电视荧屏、播客和优兔视频网站上分析总统政策的最新动向:关税、税收和移民政策。即便是枯燥艰深的经济理论,经沃尔弗斯简明扼要地阐述后也能让外行听众过耳不忘。
社交平台的经济学旋风
自特朗普4月2日宣布加征关税以来,沃尔弗斯的电视出镜频率骤增。自那时起,人们感到非常不安,显然也非常渴望听到相应的经济解读。沃尔弗斯开设了一档每周播出的栏目,名为《教授来了》。他的录制装备日益专业:他通常站在精心布置的演播室墙幕前,与伴侣合著的教科书则被放在显眼的位置。那些错过他直播的人也可以很快在照片墙(Instagram)或者社交平台X上看到他的节目片段。这些片段会被自动推送给用户,并引发数千次的转发分享。沃尔弗斯还是经济学家中罕见的拥有自己TikTok账号的人,而账号发布的视频甚至吸引了很多人观看。
当华尔街流行用“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意为“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原意是指墨西哥卷饼)暗讽特朗普三番五次在政策上临阵退缩时,沃尔弗斯在电视节目中又借用一道墨西哥名菜增添了笑料。他说经济学家们更该担心的是“ENCHILADA(辣肉馅玉米卷)”。它指的是:经济民族主义(Economic Nationalism)、胡乱施政(Chaotic Handling)、荒唐征税(Illogical Levies)以及同盟瓦解(Disrupted Alliances)。
沃尔弗斯在接受《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记者采访时说:“总统大选当天,我直至午夜时分还醒着,思考着自己在世间的价值。那时我明白了,我的价值就在于向世界传授经济学。幸运的是,现在有人正大力助推这种需求。”
接下来的几周内,随着特朗普给予美国贸易伙伴暂停关税90天期限到期,这种需求可能会再次增加。至于届时会发生什么,我们还只能猜测。沃尔弗斯说:“在一个理性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利用这90天来做好我们的功课。但达成真正的贸易协议还需要2到4年,更何况我们还想与191个国家同时达成协议。”
白宫曾宣称将在90天内达成90项“协议”。沃尔弗斯说:“现在大约是第70天,我们与英国达成了某种半拉子协议。这似乎表明我们并没有走上正道。”
直言不讳批评白宫政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沃尔弗斯能成为电视明星要归功于新冠疫情。他说:“我住在美国中部的安阿伯,远离各大电视台的演播室。”他表示,在疫情期间,由于没人能去演播室录制节目,电视台突然对连线采访居家嘉宾这一选项更开放了。沃尔弗斯也突然成了纽约记者们的一个选择。
沃尔弗斯当时已经为他的教学活动筹备好了技术条件。在疫情暴发的头几周,他的教学活动也转移到互联网上。“我们有一个房间,中西部的人们会称之为储藏室,而在纽约它会被称为客房。”他在那里搭建了网课录播室,后来将其变成媒体采访间。他自豪地谈起自己的新麦克风:“我总是对我的学生说:如今,这玩意儿比西装更重要。”
沃尔弗斯的伴侣贝齐·史蒂文森并非家庭主妇。两人在哈佛大学读书时相识。他当时从悉尼搬到波士顿,在那里撰写博士论文。然后,他们俩开始研究家庭分工和伴侣幸福问题。例如,他们可以证明,简化离婚程序能够防止家庭暴力并挽救一些人的生命。他们俩从未结婚。沃尔弗斯在2011年就说过:“否则,我们就得交结婚罚款。”因为他们的收入差不多,按照美国的税收制度,他们作为夫妻每年要多交1500美元的税,而没有结婚证的话就不用交。他当时问道:“我爱贝齐,但这样一张证值几千美元吗?而且,婚姻是私事,政府不该插手。就算没有结婚证,我也能爱她。”
谈及特朗普对待大学的方式,沃尔弗斯说道:“我对此颇有感触。”特朗普尤其与哈佛大学关系紧张,因为这所学校不愿向他屈服。因此,特朗普向哈佛大学的免税资格发难,并剥夺了外国学生获得签证赴哈佛留学的机会。沃尔弗斯说:“我认为他对美国高校所做的一切令人作呕。我曾经在哈佛上学,我当时能够来到美国向最优秀的人学习,因而现在也能尝试着改善世界。”他继续说道:“他把24岁的年轻人当成一场愚蠢游戏中的棋子,他们不该受到这样的对待。”
沃尔弗斯对总统的批评还不止于此。他认为,特朗普以“让美国再次伟大”为口号的政策恰恰威胁到了美国追求伟大的特质。他说,特朗普正在诱使所有对现行体制感到愤怒的人用怨恨取代雄心壮志。“这不仅仅是糟糕的政策,还违背了国家认同。只要你钦佩美国的任何特质,你就该全力以赴地与之抗争。”(编译/宋羽豪)